孟子认为一个人要达到这种境界,要作艰苦的修炼,“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他苦修的过程中,坚持两点,一是“寡欲”,把人的欲望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中;二是养“浩然之气”。他的这些观点并不能解决奴隶制社会的矛盾冲突,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统治阶级贪得无厌的物质欲望。他的一生,则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他很善于讲道理,说话与作文都很有逻辑性,他敢于在争权夺利的战国时代,宣传“仁政”,委实有勇气。可惜他的学说没有为诸侯们所重视。孟子到60多岁后结束游说,返回故乡邹国,用其余力传播教育,并由其学生写成此篇著作,其文辛辣幽默而议论风发,在思想性与文学性上都属一流。“寡欲”的孟子活了84岁,在当时实属高龄长寿者。孟子的民本思想,为秦始皇所厌而毁之。自汉至南北朝,孟子一直受冷落。唐代宗执政,《孟子》才列入儒家经典,北宋王安石第一次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南宋时,该书列入“四书”,他成为“亚圣”。明朱元璋因独裁再毁亚圣,但亚圣的民本思想仍影响着明清学术界,其学说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性学说。孟子确认,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了;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端”,这种“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羰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这就是孟子著名的“四端”说,也是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有外铄于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善性,是“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孟子通过“同类相似”的例题来论主人所普遍具有的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仁政”思想: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他的“仁政”、“王道”政治学说。他指出,“仁政”源于先王的“不妒忌闪之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认为:“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考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这坚甲利兵矣。”他又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也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铠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同时,孟子又提出了“制民之产”的思想,即主张以“恒产”来求得老百姓之“恒心”,“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此外,尚有“不动心、”“存夜气“、“先立其大”、“知言”、“知耻”等等命题。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他提出“保民而王”,“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外,在孟子政治学说中还有“王道”与“霸道”之辨、义利之辨等等。
· 梁惠王上
· 梁惠王下
· 公孙丑上
· 公孙丑下
· 滕文公上
· 滕文公下
· 离娄上
· 离娄下
· 万章上
· 万章下
· 告子上
· 告子下
· 尽心上
· 尽心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