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析疑辨正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孔子批评弟子不合时宜的“高尚”
类别:儒学深究 作者: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这样一条法规: 凡是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旅行,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时,可以自己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待回鲁国后再到官府去报销。官府除了用国库的钱支付赎金外,还给予这个人一定的奖励。一次,孔子有一个弟子子贡到国外去,恰好碰到有一个鲁国人在那里做奴隶,就掏钱赎出了他。回国之后,这个弟子既没有到处张扬,也没有到官府去报销所垫付的赎金和领取奖励。可是,那个被孔子的弟子赎回的人,却把这个情况讲给别人听,人们都称赞孔子这个弟子仗义,人格高尚。一时间,街头巷尾都把这件事当作美谈。谁知,孔子知道后,不但没有表扬这个弟子,反而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

孔子为何批评“高尚”?这不是有违“大道”吗?

鲁迅先生曾说: “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孔子的这个弟子没有到官府去报赎金与领奖励被人们称赞为“高尚”,反证之: 到官府去报赎金与领奖励的人就会被人们称赞为不“高尚”,久而久之,又有谁会主动去做这样的事呢?

孔子真是一位圣人,他批评弟子的“高尚”,盖因非理性的“高尚”往往会扼杀理性的“高尚”,使“高尚”脱离客观实际,成为海市蜃楼抑或空中楼阁。……在这一语境意义下,提倡“高尚”似乎必要,可切忌刻意。(金新)节选

○评注:

金新把孔子深意讲得很浅,并且子贡赎人怎么竟然成了“非理性”?为了赎金而去赎人难道就是“理性”的高尚?孔子批判子贡实际上是有时代背景的。《了凡四训》中有详细说明,不妨参考一下:

“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子贡赎人时期,“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若当时鲁国富于其他诸侯国,国内富者众多,子贡若再如是赎人不要赏金,孔子不但不会批判,反而会大加赞扬。子路救人而收礼,孔子赞赏。若鲁国救人之风盛行,子路救人不受礼,孔子仍然会赞赏。上述《了凡四训》引文中对善恶是非的评论,可谓深有见地。不止如此,“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皆有深层辩解,令人折服。愿有缘者定要细看《了凡四训》一书。

下页:孔子为何自言述而不作 不作又如何称之为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