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通览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家训著作,作者为南宋学者袁采。
袁采,字君载,衢州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 年)进士,初为县令,官至监登闻鼓院。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响,以儒家的“修”、“齐”、“平”、“治”等信条来砥厉自己,颇有长进,才德并佳,时人称其为“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步入仕途后,袁采颇能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刚直著称于世,而且为官一任,很重视教化一方,时人赞之“爱人之政,‘武城弦歌’不是过矣”,在他任乐清县县令时,感“昔子思论中庸之道,其始也,夫妇之愚皆可与知,夫妇之不肖皆可能行”,于是撰写此书以“厚人伦、美习俗”。《袁氏世范》原名《训俗》,作于宋孝宗淳熙戊戌年,当年刚刚上任的隆兴府通判刘镇为此书作序,通读此书,发现此书义理精微,“敦厚而委曲,习而行之、诚可以为孝悌,为忠恕、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认为此书不仅“可以施乐之清”,而且“达之四海可也”;不仅“可以行之一时”,而且“垂诸后世可也”,于是建议将此书改为“世范”,《袁氏世范》由此而得名。自此,《袁氏世范》声誉鹊起,而其内容亦诚如刘氏所言,于国于民确有大益,成为放之四海皆准的“淳风俗”、“美教化”、“达人情”的家训经典。清朝《四库全书》收录了此书,并加按语云:“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覆详尽”、“大要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将其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
《袁氏世范》共分三卷:即睦亲、处己、治家。内容多涉及读书修身、敬业、重贤、尊老爱幼,治家理财、人伦之道、处世之道等多方面,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其目的是营造一种和睦安宁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天下就承平无事了,因而《袁氏世范》虽不大谈为政治国之道,只就睦亲、处己、治家而论,却于为政治国有大补作用。全书虽然以儒家之道为依据,却也思想开明,富于哲理。袁采认为人性是影响一切的重要因素。无论修身、齐家、处事,必须首先看到每个人的个性,要承认人的个性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客观存在,“性不可以强合”,人性有缓急、刚柔、轻重、收放、动静、大小之分,若必欲强合必导致纷争不和睦,所谓“江山易移、本性难改”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是最亲的父子兄弟之间,若做父兄的不通情悟理,而要求子弟“惟己是听”,也会产生不和之情,甚至终身失欢。同样,做子女的见到父母有了错误,更要耐心给予改正的时间,才不失尊重长辈的美德。这些见解出自一个生活在封建礼教社会里而又身为朝廷命官的人,不能不说是思想开明了。他在“恶事可戒而不可为”这一节里,说:凡人做不好的事而不成,这是“天之所爱”,终无后患,更不用怨天尤人;见人做不好的事而称意,不用羡慕,那是“天之所弃”,待其积恶深厚才重重处罚,不在其身就在其子孙。这些见解都颇富哲理,意味深长。《袁氏世范》也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即对某一问题不停留在已有的成见,而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和看待。他在“子弟当谨交游”一节里,批评世人惟恐子女年幼,血气未定而在外面沾染恶习,就禁止出门,断绝交游,结果反而将子女变成了愚昧无知、不近人情的人。袁氏认为年轻人“情窦初开,如火燎原,不可扑灭”,即使关在家中,也会因为无所用心而密为不轨之事,因而作为家长应因势利导,让其选择时间外出,有条件地交游,增长见闻,自然也就能识破善恶黑白。纵然稍染恶习,也不至于愚昧不尽人情,全为小人操纵。这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在另一节里他又谈到“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即使大富贵之人,天下之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只是其所忧虑之事异耳”,而且“人无足心满意之时,能知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这些内容不仅在当时,就是在今天也可以将其作为立身处世的信条。
《袁氏世范》内容实际,近于人情,前人说读《袁氏世范》如同事在眼前,不觉得半点说教,堪称“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者也”。如“父母不可妄憎爱”里讲:人之有子,多在儿时爱得忘其丑恶,任其所求,任其所为,无故叫喊,不知禁止,而归罪于保姆;欺侮别的孩子,不知警告,也归罪于他人。日积月累,养成恶习。孩子长大,父母的爱有所淡薄,一遇孩子做错事或不合己意,便愤怒不止,在亲朋面前历数其错,并加罪名为“大不孝”,弄得孩子灰心丧气。父母须知“教子当在幼时”,幼而分辨是非,长则无作恶之患;幼而遵守礼节规矩,长则无悖慢之心。孩子大了,违背己意,也不可深憎之。“大抵所爱之子孙未必孝,有的早亡。而晚年之依托及身后葬祭,多是所憎之子孙。世上常有此事,请以他人之已验之事观之”。诸如此类的事都好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所以读起来往往有袁氏不愧为“留心风化之士”的感叹。
全书文字通俗,语言文白相间,稍有文化知识的人都能读懂此书。文风朴实无华,然一字一药,堪称金玉良言,足以警醒世道人心。《传世名著百部》收录此书,其目的是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取其精华,特别是取其对我们这个时代社会有用的东西,身体力行之,必定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氛围和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