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之手。据《史记·孔于世家》记载,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字伯鱼;伯鱼的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家分为八派,子思是其中一派。荀子把子思和孟子看成是一派。从师承关系来看,子思学于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孟子又学于子思;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是相同的。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使它成为“四书”之一,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并且在《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囧,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程颐的说法也许有些过头,但该书的确是内容丰富,不仅提出了中庸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难,而且还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涉及到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所以,《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这也绝不是偶然的。
附录:在历史上人们对《中庸》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它是德行论,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就是为政论,我们今天看《中庸》这部书,它前半部主要讲德行,早期关注它的德行论,包括一直到智圆,当然是有它的道理,它主要讲《中庸》的德行论。可是《中庸说》从二十章开始,它大量讲了很多为政论,如邢昺注重对“天下国家九经”的阐发。梁武帝、宋仁宗,他们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理解它。第三,唐宋以后,注重性情功夫论,就是从李翱开始,然后到宋代理学,最后讲到朱熹。这变成它新的路线和重点,“喜怒哀乐之未发”、“戒慎恐惧”、“慎独”这些话题变成了中心议题,相关的有“知行论”、“诚明论”、“学思笃行”论,等等,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在回应佛教心性论的发展和挑战中展开的。第四,就是道统论。朱熹在序里面讲,“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因为子思有一种忧患,忧患什么呢?道学要中断失传了。然后他说“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这个道统本来有一个传承,传承到子思的时候就面临中断的危险,所以必须要写《中庸》这本书,让它能够传下去,不要失传。所以在这里面,朱熹就提出“道统之传”的概念,把《中庸》这本书的写作放在道统传承中予以解释肯定。那么这个道统之传是什么?他说尧之“允执厥中”,舜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尚书·尧典》那几篇里面都讲了这个,就是尧传给舜,舜传给禹,都讲这个“允执厥中”。所以照这个讲法,这个道统之传,本来是围绕“执中”概念来传。可是,按照朱熹理解,他认为光讲“允执厥中”是不够的,他认为道统之传,完整的道统之传是四句话。“允执厥中”是最后一句,前面还有三句,完整的表述就是《尚书·大禹谟》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因此,他写《中庸章句序》,大量的篇幅是论述道心和人心之辨。所以,以前讲《中庸》是以“允执厥中”为重点。可是到了朱熹,是以“道心惟微”为重点。而他所理解的《中庸》之传,是放在整体的道统观念里面来展开的。这个道统的核心,在他的讲法里面,最关键的不是“中”,而是“道心惟微”,这就转向心性哲学、心性修养的路子。这样一个转变,应该说对元明清三代的影响都是非常之大的。直到近代西方思想传进来以后,才有改变,这就是晚清的最后一位注解《中庸》的大家康有为,他的《中庸解》已经结合了新的西方思想加以阐述了。
·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最高的道德标准
· 谁能食而知其味?
· 此道也非常道
· 隐恶扬善,执两用中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牢牢抓住不要放弃
· 白刃可蹈,中庸难得
· 什么是真正的强?
· 正道直行,默默无闻也不后悔
· 君子之道费而隐
· 道不远人,远人非道
· 素位而行,安分守己
· 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 无所不在的道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周公制定礼节规定
· 真正的孝道
· 治国平天下的法则
· 诚则明,明则诚
· 至诚可参天地
· 从一个方面下功夫
· 国家兴亡,必有征兆
· 不能只做到自我完善
· 真诚是没有止息的
·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 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
· 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 圣人的伟大之处
· 德厚才能载物
· 天下唯有德者居之
· 弘扬德行的最高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