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文章目录 < 宋明理学·近思录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热 门 文 章 推 荐
· 解阳明心学核心兼谈禅宗开悟
· 儒家思想修身的要诀是什么?
· 血色母爱 你不必非强求完美
· 爱杀  五种秘方  感谢困难
· 上继往圣而起绝学 历代大儒
· 圣贤施教以孝为本 论语讲要
· 孔子批评弟子不合时宜的高尚
· 清明的嬗变与感恩文化的赋予
· 老鼠也有父母 无心才能心安
· 经常吃素食的好处 漫谈素食
· 了凡四训 保富法 增广贤文
· 治世宝典 群书治要 家诫要言


宋明理学《近思录》目录-朱熹 吕祖谦
  《近思录》:宋明理学之最佳入门书。朱熹一生编纂各类著作20余种,其用力、费时无疑非《四书章句集注》莫属,对后世影响最大也要数《四书章句集注》,然而传刻最多、流布最广的著作却可能是《近思录》。时至今日,在高校里中国哲学专业宋明理学原典选读的课程,学者往往直接采用《近思录》作为选读教材,无疑《近思录》是最佳的现成选本,不必他求。“《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其中《四子》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朱熹说的这句话经由朱熹重要弟子陈淳记录,更显示出此句话的分量。朱熹的道统论认为,“六经”思想的“道”是“尧舜禹传授心法”,以《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为核心。《四书》思想的“道”是“孔门传授心法”,主要是《论语》“克己复礼”以及《中庸》“中和”等内容。这个“道”中断千年,一直到周敦颐、二程、张载的时代又重新接续起来,其主要内容无疑体现在《近思录》当中。由此,《四书》成为“六经”的阶梯,《近思录》又作为《四书》的阶梯。
  《近思录》的编者是代表南宋儒学精神的朱熹、吕祖谦两位大儒。选编的对象则是北宋理学最具建树的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子的著作与语录,《近思录》一书集中体现了朱、吕眼中的周张二程著作的精华内容。朱熹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以二程为核心的理学思想,建立了逻辑严密而又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被后代尊奉为官学,而其人与孔子并提,称为“朱子”,是对儒家思想卓有贡献的大思想家。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的六七百年,一直是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了解朱熹的思想,对于把握宋代以来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的主体内容非常重要。吕祖谦在后代的名声与地位虽无法与朱熹比肩,但在南宋时期,吕祖谦代表的婺学与朱熹为代表的闽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赣学是当时最重要的三大学术派别。吕祖谦并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
  “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初稿形成之后,二人又多次讨论,才最终定稿。朱熹、吕祖谦分别作序跋推荐此书。《近思录》中载有北宋四子之说,涵盖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的主要著作。在北宋,二程代表洛学、张载代表关学,除此之外影响很大的还有王安石代表的新学以及苏轼代表的蜀学等。在朱熹理学的系统建构之下,北宋五子(四子外加邵雍)被整合起来,成为理学的先声。因此之故,《近思录》体现着“述而不作”的精神,朱、吕二人借北宋四子之言,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此书实可谓囊括了北宋四子及朱吕一派学问的主体。因此,作为以北宋四子为宗的宋代理学实可谓重要的入门性质的选编著作。
  经过朱熹、吕祖谦两位大家细致的安排,该《录》的内容精炼而全面,逻辑严整,得到学者们的欢迎。全书14卷622条,卷数与《孟子》相同,体量又与《论语》差不多,选编的对象仅仅是在理学家眼中最为重要的宗师级人物周张二程,但选编的内容则包含理学思想的方方面面。
  《近思录》14卷各卷原本并无标题,《朱子语类》中对各卷有一个纲目,成为学者们遵循的标准。朱熹曰:“《近思录》逐篇纲目:(一)道体;(二)为学大要;(三)格物穷理;(四)存养;(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六)齐家之道;(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八)治国、平天下之道;(九)制度;(十)君子处事之方;(十一)教学之道;(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十三)异端之学;(十四)圣贤气象。”在理学学者看来,这样严谨的逻辑体系,不仅仅是《近思录》本身的结构,而且是朱、吕二人建构的周张二程思想的逻辑体系。因此,此书对于程朱理学就具有了极重要的地位。

· 原序
· 卷一·道体
· 卷二·为学大要
· 卷三·格物穷理
· 卷四·存养
· 卷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
· 卷六·齐家之道
· 卷七·出处、进退、辞受之义
· 卷八·治国、平天下之道
· 卷九·制度
· 卷十·君子处事之方
· 卷十一·教学之道
· 卷十二·改过及人心疵病
· 卷十三·异端之学
· 卷十四·圣贤气象
《近思录》译文 《传习录》译文 返回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