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词句注释】
⑴麟:麒麟,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它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被古人看作至高至美的野兽,因而把它比作公子、公姓、公族的所谓仁厚、诚实。现代生物学家或以为的长颈鹿。趾:足,指麒麟的蹄。
⑵振振(zhēn):诚实仁厚的样子。公子:与公姓、公族皆指贵族子孙。
⑶于(xū):通“吁”,叹词。于嗟:叹美声。
⑷定:通“顁(dìng)”,即额头。
⑸公姓: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孙为公姓。或曰公姓犹言公子,变文以协韵。
⑹公族:公侯同祖的子孙。
【白话译文】
麒麟脚蹄不踢人,仁厚有为公子们。你们个个像麒麟!麒麟额头不撞人,仁厚有为公姓们。你们个个像麒麟!麒麟尖角不伤人,仁厚有为公族们。你们个个像麒麟!
麒麟是古代的神兽,据说它的出现是祥瑞的征兆。《毛诗序》说这首《麟之趾》诗是赞美文王的子孙仁厚有德。但它究竟歌唱于何种场合,实在又很难判明。且这位公子究竟是作为商纣“西伯”的文王之子,还是爵封“鲁公”的周公旦之子,抑或是一般的贵族公子,就不得而知了。按朱熹《诗集传》“文王后妃德修于身,而子孙宗族皆化于善,故诗人以‘麟之趾’兴公之子”的解说看,似指周文王的“子孙”而言;但《毛诗序》则有“《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之说。既为“衰世”,就非必定为文王或周公之子了。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贵族婚礼上唱的一首喜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