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中国历史有多久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今天还在《杨朱》这一篇,是讲杨朱的思想,代表道家的一个流派。杨朱思想的所谓为我的道理,是尊重自己的生命,尤其是该篇重点在名实之辩。这个名并不是指虚名,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指生命以外的一切皆是虚名,都是不实在的。所以我们不要被身外之物所欺骗,要尊重自我的生命,安详地活着,自己不要找麻烦。拿佛学来比喻,这属于解脱的一种方法、一种思想,人不要被现实所困,重点在这里。

上次杨朱讲到了大小之辩,说清楚了,现在继续他这个观念,也就是哲学理论的基础。这一段是杨朱对于历史哲学的看法,就拿我们的历史来讲,中华民族的历史最悠久,这是历史学,专讲历史。中国人五千年前就很注重历史了,像《书经》也是记载历史的事,有唐売、虞舜、夏禹、商、周,虽然资料不够完备,大概都有。《书经》又叫做《尚书》,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在尧前面还有一些,那是属于远古史的范围。讲到我们的远古史,我们祖先的记载,已经有一二百万年的历史了,孔子在整理时认为资料不够完备,所以裁定从帝尧时开始。

后来我们算历史的命运,由开天辟地,到世界地球上的变动,一共是十二万年。十二万年用十二个时辰来做代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代表了一万年。所以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这是数字的阶段。人生于寅,帝尧登位就职那一天是甲辰年辰月辰日,以后一路推算下来。譬如你们在街上买到的《中国两千年之预言》、《烧饼歌》、《推背图》等等,上面画的每个时代的变动都很准确,不过都是过后方知。譬如一九三七年开始抗日,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拖了八年,打仗很烦闷,大家烦起来就翻《推背图》看,什么“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上面画一个海洋,海岛下面一个太阳,有只公鸡在那里叫,结果鸡年(一九四五年)日本人宣布投降,我们这才把《推背图》弄明白了。这个几千年流传下来,这种历史的演变,是根据什么推算的呢?是根据刚才讲十二万年用十二时辰推算出来的,这个是象数。所以我讲佛经时曾提到里头的数字,跟这个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很少有人注意。

现在回过来讲到本书,对于历史上这些事,上古史不可考,但是依据有没有?有。譬如《神仙传》啊,还有一本书叫《竹书纪年》,这些都是关于上古史的。乃至于《山海经》,有关大禹开辟中国的土地,而且同地球变动的历史都有关系,这些都是远古史里的。杨朱现在提到远古史,也是他对历史哲学的看法,他说“太古之事”,现在新名词叫做“远古”,“灭矣,孰志之哉”,早过去了,谁能够记得清楚啊!譬如我们讲三皇五帝,就远得很了。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不是代表三个皇帝,那不是三代,因为天皇有十二个兄弟,地皇有十二个兄弟,连续管这个世界。

这个还不是历史的开始,我们的历史开始,认为天地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先有鸡或先有蛋的问题,是说这个天地没有开始以前,这个宇宙像鸡蛋一样,所以叫做混沌。也就是说地球是个蛋黄,蛋黄外面,大气层就是蛋清(白),这个蛋清的外面还有一层壳,现在所谓科学说是游离层,离开这个太空最外的这一层。这个宇宙开始是这么个混沌。我们一个老祖宗盘古出来,他拿一把斧头,就把天地辟幵了,所以我们小时候的天文知识说盘古老王开天地。我们照历史推算,盘古开了天地再过一百多万年才有三皇出来,三皇过了才是什么伏羲、神农、黄帝等五帝。

现在他说“三皇之事”,这些上古的历史,我们真难研究,你说三皇没有吗?“若存”,有这件事,“若亡”,好像依据找不到了。这四个字形容得很妙。后来到了司马迁著《史记》,关于三皇五帝他补了一篇,把上古史补完整。换句话说,司马迁对孔子的这个裁定有点不大同意,不过不好意思表示,所以在《史记》里补了一篇。司马迁只说了一句话,有,都是有,我们老祖宗这些历史,“搢绅先生难言之”,就是说读书人啊,都要讲证据,人证、物证,所以历史上没有文字证据的,知识分子不好意思随便空口讲,所以把上古史变成很隐晦。现在不扯远了,上古史又是一套学问,讲起来都是神话,非常好玩的。

“五帝之事若觉若梦”,五帝是一场大梦一样,都过去了。“三王之事或隐或显”,他说三王也是靠不住,有些事是真实的,有些都不太确实,这都是很奇怪的事。所以我们对于自己历史的怀疑,古人早就有了,所以这里就说“若存若亡”,“若觉若梦”,“或隐或显”,就是这样。

下页:是非成败皆成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