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是非成败皆成空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 字号:   )

他又讲人生多短暂啊!“亿不识一”,我们自己要找自己的根,在一亿粧事中,真值得确实考证的只有分之一,还不要讲那么遥远的历史。“当身之事”,我们现在肉体活着,“或闻或见,万不识一”,眼睛所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一万件事还记不到一件。譬如昨天你做了些什么事,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我常常问大家,早晨醒来第一个思想是什么?谁记得?如果有人记得,我真要发奖金给他了。所以,眼睛还没有张开,第一个念头是什么?不记得。人生就是这样,再进一步,“目前之事或存或废”,就在我们眼前,譬如我们刚刚讲了上古史,有一半听过去已经忘掉了,“千不识一”,就是眼前的事情,所记得的也不到千分之一。

接着再说“太古至于今日”,他说由上古到现在,就是写这一篇文章时,“年数固不可胜纪”,历史年代搞不清楚。至少在他当时的知识范围是如此。我们晓得祖先们从伏羲开始画八卦,八卦就是文字的开始。文字的来源先从漫画开始,八卦就是漫画,先从图画来。“但伏羲以来三十余万岁”,这是他的知识范围,这三十多万年,人类社会生了多少好人,多少坏人,多少好事,多少讨厌的事。所以“贤愚好丑”,这个丑是指丑陋的事情。历史上的这些“成败是非,无不消灭”,这几十万年的事都过去了,就是佛经上说的四个字,“了不可得”,影子都抓不住。不过在当时啊,“但迟速之间耳”,只是时间的问题,活半年死和活三年死是一样的,一个时间长一点,一个短一点,就是这个道理。杨朱对历史哲学跟佛家的看法,表面看是消极,实际上非常积极。积极是什么?他觉得人要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如何活得好,不是为给别人看的,他是完全个人的自由主义。

他下面的哲学观点,“矜一时之毁誉”,矜就是满足、骄傲,也是夸耀的意思。所以他说,人那么不聪明,非常可怜,为什么为短时间的毁誉而烦恼呢?一旦被这个骗住,你就不能做事了,你已经把自己套上一个绳子吊起来了。所以毁誉这个东西啊,是最可怕的。孟子也讲过“有求全之毁,不虞之誉”,批评别人容易,而且都拿圣贤的标准来批评人家。我的学生中有个人,几十年没有批评任何一个人,所以我很佩服这个学生。人是爱批评他人的,这个菩萨好不好?好呀,就是衣服塑得不对,这是“求全之毁”。“不虞之誉”,恭维太过了,有时候恭维人是靠不住的,其实他没有那么好,想不到的荣耀都到他身上了。所以人生要看通是很难的。

在佛学里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就叫做“八风”,实际上都在毁誉之中。利就是有利于我,衰就是倒霉。毁誉是广义的,称饥是狭义,扩大了就是毁誉了。所以你看这四个字,用起来是一个,为什么分开来四个呢?因为称讥的范围小一点,你我之间;毁誉是全面性的,社会之间或者历史之间。苦乐,不是苦就是乐。这叫八风。有个故事你们研究佛学的都知道,苏东坡学佛,自己觉得很高明,写了一首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给他那个和尚朋友佛印禅师寄去,佛印禅师打开信一看,拿起笔来写两个字,“放屁”,就把信送回去。苏东坡受不了啦,马上就过长江来看他。佛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那个是称讥。所以人啊都在八风里头转,《列子》这里也提到这个事,在毁誉里转。

为了顾全毁誉,“以焦苦其神形”,弄得自己形体、精神都痛苦。实际上《列子》讲的这些道理,也就是说人生都是做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个个人都是这样,真受罪啊!他说人看不通这个道理,“要死后数百年中余名”,自己认为万古留名最重要。我们年轻的时候,觉得人生就要青史留名,历史上总要写一笔,写一笔又怎么样?你也不会来收账,这一笔还是白写。而且写了那个名字同自己没什么相干啊!可是这一点对现实的人生鼓励很大。但以哲学的观点来看,“岂足润枯骨”,你名气再好,难道死后的那一块骨头还能给你抹一点油吗?死了化了,也抹不上油了,还是一具死骨头。“何生之乐哉”,所以人活在这个社会又有什么好呢?当然他没有赞成非死不可,他只说说生命活着都是这个道理。下面一直连续下去,都是道家对人生的看法。

下页:东西方的宗教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