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列子臆说 < 南怀瑾文集 < 般若人生网 :当前
多灾多难的孔子
来源:道学深究 作者:

现在讲到孔子的一生,杨朱描写得真透彻,真是这样,都是不好的。孔子就是学问道德高,“明帝王之道”,古今中外都通,上古三皇五帝的帝道,下至王道,再下来到春秋时的霸道,孔子皆十分通达。我们三千年来的文化是讲王道,事实上统统是霸道。秦汉唐宋元明淸,都是霸道,只是以王道做标榜而已。他说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周游列国,国际上到处跑,当时每个国家的君主都聘请他,欢迎他,很光荣。可是他在宋国,“伐树于宋”,他不是去砍树哦!是树立的敌人太多了,反对派太多,宋国的一个权臣桓魆带兵来讨伐他,结果没有把他杀掉,后来他就离开了宋国。

“削迹于卫”,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自己本国不能住,最受恭维是在卫国,卫国的妃子,我的同宗南子也恭维他,宰相蘧伯玉又是好朋友,所以他在卫国最久。可是卫国也有反对党反对他,最后还是住不下去,只好离开了。“穷于商周”,他周游列国到了周朝的殷商之地,却被赶出来了。“围于陈蔡”,孔子绝粮于陈蔡,好几天饿着肚子,还在唱歌弹琴,带学生舞蹈,只有子路等人跟着跳啊跳的。“受屈于季氏”,鲁国是季家当权,孔子在自己的国家也遭到种种的侮辱,所以离开了本国。

“见辱于阳虎”,鲁国有个政治上的浪人阳虎,日本的观念叫浪人,就是政治流氓,有权力,好像又有帮会。阳虎相貌跟孔子一样,所以后来孔子在陈蔡之间饿饭是冤枉的,因为别人把他认作了阳虎,要把他杀掉。阳虎想拉拢孔子,所以来见孔子,孔子不见,要学生告诉他不在家。但是他有回礼给阳虎,后来阳虎跟他在路上碰面,狠狠说了他一顿,所以说孔子“见辱于阳虎”。

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孔子的事实,我们算算孔子有几次灾难,“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一共六次。释迦牟尼一辈子弘扬佛法有九次灾难,所以圣人都会遭遇很大的灾难和痛苦,不然就不叫做圣人。孔子还不止这六次,大小加上有十几次,所以这个人生“戚戚然以至于死”,一生痛苦直到去世,“此天民之遑遽者也”,一辈子栖栖遑遑,如丧家之犬,《论语》里那个看门的人是这样批评他。

下页:生前死后 名实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