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为豆科植物紫首蓿或南首蓿的嫩茎叶。
[别名]草头、木粟、光风草。
[性味旧经]性平,味苦;人脾胃、大小肠、膀脱经。
[功效主治]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疽,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100克 苜蓿嫩茎叶含蛋白质5.0克,脂肪0.4克,粗纤维2.4克,糖类8克,胡萝h素3.28毫克,维生素B10.03毫克,维生素b20.36毫克,维生素C92毫克,钙103毫克,磷50毫克,铁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K、苜蓿酚、苜蓿素、大豆黄酮等成分。
[食疗作用]
1。止咳平喘 现代药理发现,苜蓿中含苜蓿素和苜蓿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作用,对支气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2。补血止血 苜蓿中含有较多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苜蓿中所含的维生素B12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此外,苜蓿还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治胃或痔、肠出血。
3。通便排毒 苜蓿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帮助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4。综合作用 苜蓿中所含的苜蓿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和抗癌作用;苜蓿中所含的大豆黄酮、苜蓿酚均具有雌激素的生物活性。
[保健食品]
1。杏仁拌苜蓿 嫩苜蓿450克,罐装杏仁25克。将苜蓿去杂洗净,人沸水锅中焊一下,捞出洗净,挤干水分;杏仁人开水锅中稍悼,捞出沥水;将苜蓿放人盘内;加人杏仁、酱油、香油、精盐、味精拌匀,即可食用。此菜碧绿细嫩,咸鲜香浓,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适宜于支气管哮喘、外感咳嗽、痔疮便结等病症患者食用。
2。苜蓿炖豆腐 苜蓿250克,豆腐2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将苜蓿去杂洗净切段,豆腐切块;油锅烧热,放人葱花编香,加人豆腐、精盐和少量水,烧至人味,再投人苜蓿,煮沸后加葱花、姜末,点人味精,出锅即成。此菜绿白相映,清淡爽口,具有健补脾胃,滋阴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而致的腹胀,呕吐,消渴,便秘,痔血等病症。
3。苜蓿鱼片鲜 苜蓿250克,净黑鱼肉200克,鸡蛋1枚,葱、姜、蒜末各15克。将鱼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碗内,加盐、味精、料酒抓匀,再加鸡蛋清抓搅均匀,最后加人湿淀粉拌匀备用;将苜蓿摘洗干净,切成段;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烧至五成热时,下人鱼片划散,捞出沥油;炒勺置旺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时,煽葱、姜、蒜末,烹料酒,下苜蓿炒至断生,倒人鱼片,加盐、味精翻炒均匀,淋香油,装盘即可。此菜质地鲜嫩,鲜香可口,具有醒牌开胃,通利肠道的功效。民间常用于治疗胃、肠出血或痔疮出血。常人食用能增加食欲,提高抗病防病能力,滋润皮肤而健美。
4。苜蓿炒鸡蛋 苜蓿150克,鸡蛋3枚,葱花10克。将苜蓿去杂洗净切段,鸡蛋磕人碗内搅匀;锅内加油烧热,下葱花煸香,倒人鸡蛋煸炒,加人精盐煸炒至成块,再加人少量水炒至熟,并用铲子划成小块,下苜蓿炒至人味,点人味精,出锅即成。本菜色黄嵌绿,软嫩鲜香,具有滋阴润噪,益脾清胃的功效。适用于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干咳便血,便秘痔血,营养不良等病症。‘
[注意事项]苜蓿宜炒食,不宜多烧,尿路结石及大便薄薄者慎食。
[文献选录]
《名医别录》: “安中利人,可久食。’”
《食疗本草》。“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煮和酱食,亦可作羹。”
《本草纲目》;“捣汁煎饮,治沙石淋痛。”
[文化赏析]
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 (大宛) 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下始种苜蓿,蒲陶 (即葡萄) 肥饶地。”
晋·葛洪。《西京杂记》: “乐游苑多苜蓿,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怀风,又名光风。”
唐·薛令之。《咏首宿》: “朝日上团圆,照见先生盘。盘P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羹匙难进,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保岁寒。”
宋。唐度。《除凤州教授》: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
宋·陈造。《谢两知县送鹅酒羊面》: “不因同里兼同姓”肯念先生苜蓿盘。”
历史传说: 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闽中进士》载,薛令之任左庶子之职,时东京官僚生活清淡,令之不悦,。作诗纪其生活清苦的情景,后因以“苜蓿盘”指小官员清寒的生活。
· 下页:南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