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花卉与养生 < 健康书籍 :当前位置 
丝瓜药用
来源: 类别:医学书籍

(一) 药用与采集: 药用丝瓜叶,夏、秋季采,和经霜秋后采。花,夏、秋开时采。果实,嫩者夏、秋采,老者秋后采。子,秋后果实老熟后,采制丝瓜络时收集。皮,夏、秋之间,食用丝瓜时将削下的皮收集。丝瓜络,将秋季老熟之果实,去其外皮、果肉、种子而得。丝瓜根,夏、秋挖取。丝瓜蒂,夏、秋季采。丝瓜藤,夏、秋季采。

(二) 性味与归经: 丝瓜,性凉、寒,味甘,咸,无毒。入肝、胃、肾经。丝瓜子性寒,味苦,有毒。甜者,无毒。花,性寒,味甘、微苦。丝瓜络,性平,味甘。丝瓜根性平、寒,味甘,无毒。丝瓜藤,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入心、脾、肾经。

(三) 功能与主治: 丝瓜,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发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疗疮,乳汁不通,痈肿。丝瓜子,利水,除热。治肢面浮肿,石淋,肠风,痔疮。丝瓜络,通经活络,清热化痰。治胸肋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妇女闭经,乳汁不通,痈肿,痔漏。瓜络炭能止血,治便血,血崩。丝瓜皮,治金疮,疗疮,坐板疮。丝瓜花,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痛,鼻窦炎,疗疮,痔疮。丝瓜蒂,治小儿痘,咽喉肿痛。丝瓜藤,舒筋,活血,健脾,杀虫。治腰膝四肢麻木,月经不调,水肿,齿■,鼻渊,牙宣。丝瓜叶,清热解毒。治痈疽,疗疮,疥癣,蛇蚊,烫火伤。丝瓜根,活血,通络,消肿。治偏头痛,腰痛,乳腺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

(四) 应用与处方:

1.哮喘: 鲜嫩丝瓜 (连皮蒂) 250克,切小段,水煎服。

2.通乳: 丝瓜烧存性,研末,酒冲服,每次3——6克。以被子覆盖,微出汗为好。 (《简便单方》)

3.肠风: 丝瓜不拘多少,烧存性,酒调二钱,空心服。 (《续本事方》)

4.痔漏脱肛: 丝瓜烧存性、多年石灰、雄黄各五钱。为末,以猪胆、鸡子清及香油和调贴之。 (《孙天仁集效方》)

5.肛门酒痔: 丝瓜烧存性,研末,酒服二钱。 (《本草纲目》)

6.血崩: 棕榈烧灰,老丝瓜烧灰各等份,为细末。空心酒调下。 (《奇效良方》)

7.风热腮肿: 丝瓜烧存性,研末,水调搽之。 (《本草纲目》)

8.痈疽不敛,疮口太深: 丝瓜捣汁频抹之。 (《仁斋直指方》)

9.天泡湿疮: 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 (《纲目》)

10.玉茎疮溃: 丝瓜连子捣汁,和五倍子末频搽之。 (朱震亨方)

11.干血气痛,妇人血气不行,上冲心隔,变为干血气者: 丝瓜一枚,烧存性,空心温酒服。 (《寿域神方》)

12.经脉不通: 干丝瓜一个为末,用白鸽血调成饼,晒于,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 (《海上名方》)

13.酒痢便血,腹痛,或如鱼脑五色者: 干丝瓜一枚,连皮烧研,空心酒服二钱。 (《经验良方》)

14.风虫牙痛: 经霜干丝瓜烧存性,为末擦之。 (《仁斋直指方》)

15.腰痛不止: 丝瓜仁炒焦,擂酒热服,以渣炒热敷之。 (《妇人良方补益》)

16.驱蛔虫: 黑色丝瓜子 (白色无效) 仁,于空腹时嚼食,或捣烂装胶囊服,每日一次,成人服40——50 粒,儿童减半。连服2 日。治疗857 人,服药后均驱出蛔虫。 (临床报道方,来源于江苏省启东县通兴公社)

17.鱼脐疗疮: 丝瓜叶、连须葱白、韭菜等份。上药入石钵内,捣烂取汁,以酒和服。以渣敷腋下,如病在左手,贴左腋下,在右手,贴右腋下;在左脚贴左胯;在右脚,贴右胯,若在中心,贴肚脐。并用帛缚住,候肉下红线处皆白,则可为安。 (《世医得效方》)

18.虫癣: 清晨采露水丝瓜叶擦患处。 (《摄生众妙方》)

19.汤火伤灼: 丝瓜叶 (焙研) ,入辰粉一钱,蜜调搽之;生者捣敷。 (《海上名方》)

20.阴子偏坠: 丝瓜叶 (烧存性) 三钱,鸡子壳 (烧炭) 二钱,共为末,温酒调服。 (《余居士选奇方》)

21.肾囊风热骚痒: 丝瓜叶四两,苍耳草一两,野菊花二两。煎水服或外用洗。 (《重庆草药》)

22.汗斑: 丝瓜叶、硼砂、冰片。捣烂外敷。 (《南宁市药物志》)

23.妇人血崩: 丝瓜叶炒黑研末。每服二至五钱,酒冲服。 (《闽南民间草药》)

24.暑天烦热口渴: 鲜丝瓜叶4——6克,水煎服。

25.顽癣: 鲜丝瓜叶3——4 片,捣烂涂擦患处,直至局部发红为止,每隔4——5 天擦一次,连续3——4 次,患处不可用水洗涤。

26.天泡疮: 鲜丝瓜叶捣烂绞汁外擦,可酌加滑石粉。

27.神经性皮炎: 鲜丝瓜叶洗净,搓碎后在局部摩擦,直至局部发红,见隐血为止。每7 天一次,两次为一疗程。 (临床报道)

28.创伤出血: 干丝瓜叶研粉敷伤处。

29.坐板疮疥: 丝瓜皮焙干为末。烧酒调擦之。 (《摄生众妙方》)

30.肺热咳嗽,喘急气促: 丝瓜花,蜂蜜煎服。 (《滇南本草》)

31.红肿热毒疮,痔疮: 丝瓜花五钱,铧头草五钱。生捣涂敷。 (《重庆草药》)

32.外伤出血: 丝瓜花,秋葵叶,晒干研粉,加冰片少许,同研末外用。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33.偏头痛: 鲜丝瓜根三两,鸭蛋两个,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34.腰疼不止: 丝瓜根烧存性,为末。每温酒服二钱。 (《卫生杂兴》)

35.喉风肿痛: 丝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饮之。 (《海上名方》)

36.乳腺炎: 丝瓜根、黄花根、三叶木通根,水煎配酒服。 (江西《草药手册》)

37.肠风下血,痔漏脱肛: 丝瓜根经霜者阴干。每服三钱,用真菜油一点,入罐底,水煎服。 (《滇南本草》)

38.诸疮久溃: 丝瓜老根,熬水扫之。 (《包会应验方》)

39.喉痛: 丝瓜蒂 (煅末) ,白鹅屎 (煅) ,冰片。研合吹喉。 (《南宁市药物志》)

40.牙宣露痛: 丝瓜藤阴干,临时火煅存性,研搽。 (《海上妙方》)

41.慢性气管炎: 干丝瓜藤3——8 两,切碎浸泡后,煮一个多小时,过滤,药渣煎水再煮,两次液合并浓缩至100——150 毫升,加糖适量,再次浓缩至50——100 毫升。日服2——3 次,10 天为一疗程。 (临床报道)

42.胸肋疼痛,因闪动而岔气: 丝瓜络15克,忍冬藤24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

43.胸肋疼痛: 丝瓜络9——15克,瓜萎1 个,薤白9克。水煎服。

44.肋间神经痛: 丝瓜络15克,香附9克,郁金9克。水煎服。

45.腰痛: 丝瓜络20——30克,水煎服。

46.副鼻窦炎: 丝瓜藤焙干,研末。每服6克,日2 次,开水送服。

47.布鲁氏菌病: 柳枝、大枣、桑枝、羊角秧、小麦、牛筋草、黑豆各一两,五加皮、地黄各三钱,丝瓜络、红花各二钱,枸杞子、红花、槐花各五钱。加水3000 毫升,煎至1000 毫升,早,晚分服。 (河南省封丘县应举公社卫生院《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48.慢性支气管炎: 经霜丝瓜藤一斤,切细,加甘草一两,加水八斤煮沸一小时,过滤,药渣再加水四斤煮沸半小时,滤出药渣,合并两次药液,加适量糖精及数片桔子皮 (调味用) ,浓缩至500 毫升,加苯甲酸0.5——1克。成人每次1O 毫升,每日3——4 次,15——30 天为一疗程。 (江苏省吴县渭塘公社卫生队《中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49.鼻窦炎: 丝瓜蒂烧存性为末,饭后用低度白酒冲服。

又方: 丝瓜根20——40克,水煎服。

又方: 丝瓜藤30克 (靠根部分) ,放瓦上用火烧焦研末,用鼻吸其味,并用酒冲服。

50.腰痛: 丝瓜根洗净晒干,装入沙锅密封焙干研末,每次12克,酒调服。

51.婴儿咳嗽: 取丝瓜汁180 毫升,加适量甘草或白糖,煎至120 毫升饮服。

52.虫齿疼痛: 丝瓜烧成炭,涂于虫齿。

53.牙齿疼痛: 丝瓜加食盐少许,炒黑研末,搓擦于痛牙,有效。

54.经常性鼻塞: 丝瓜藤烧成炭,研末,日服3 次。

55.小肠疵气或卵肿编垂: 丝瓜烧成炭,研末,用热酒或温水兑酒服,每次7克,日3 次,饭前或饭后均可。

56.产妇不出乳汗: 丝瓜及其子放入密闭器皿内烧成炭,研末,用酒服7——12克。发一次汗,可泌出乳汁。一次不见效,再服。

57.奶水不足: 丝瓜籽火炒研末,用温酒服5——7克,发汗有效。本方并对黄疸有效,但服药时要用热水。

58.便下血: 丝瓜藤装到密闭器皿内,烧炭研末,大人2克,小儿1克,晚上用热米酒送服。轻者1——2 次,重者服10 次可治愈。 (此便血不包括痔疮带血)



 · 下页:丝瓜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