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宋辽金元宫廷乐舞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后宫娱乐生活 ( 字号:   )

宋代皇帝也喜欢在燕乐上一试身手.宋太宗洞晓音律,前后创作的大小曲及改编的旧曲共计三百九十支,其中的十八支大曲是: 《平戎破阵乐》、《平晋普天乐》、《大宋朝欢乐》、《宇宙荷皇恩》、《垂衣定八方》、《甘露降龙庭》、《金技玉叶春》、《大惠帝恩宽》、《大定寰中乐》、《惠化乐尧风》、《万国朝天乐》、《嘉乐生九穗》、《文兴礼乐欢》、《齐天长寿乐》、《君臣宴会乐》、《一斛夜明珠》、《降圣万年春》、《金觞祝寿春》.这些大曲都是以颂功德、庆吉祥为主题,太宗的小曲从题目上看就知道别有一番意趣,小曲有二百七十支,兹列其中十曲的题目: 《一阳生》、《玉窗寒》、《念边戌》、《玉如意》、《琼树枝》、《鹴裘》、《塞鸿飞》、《漏丁丁》、《息鼙鼓》、《劝流霞》。

宋太宗很喜欢隋代流传下来的贺若弼的琴曲十小调,其中的一、两个曲名不甚优雅,太宗动手改换,将原来的《不换金》改名为《楚泽涵秋》,《不换玉》改名为《塞门积雪》.太宗还命词臣发挥文字本领,为琴曲填写新词.大臣苏易简填得一首《越江吟》很是出色:

非云非烟瑶池宴,片片碧桃冷落黄金殿.虾须半卷天香散,春云和孤竹,清婉入霄汉.红颜醉态烂熳,金舆转,霓旌影烂,箫声远。

太宗还命工匠将琴由七弦增为九弦,这表明他在乐器革新上有所作为.至于宋高宗要求把琴制成盾样以示不忘武备,并不比其先祖的作法更有意义,反而显得心虚、自欺欺人。

宋太宗的子、孙真宗、仁宗均洞晓音律,能制新曲.宋真宗对郑声(燕乐)不感兴趣,他的作品是飨太庙用的两首雅乐章.仁宗也有一些雅乐作品,如《景安》四曲以祀天地,《兴安》四曲以祀宗庙,《祐安》五曲以祀五帝.仁宗日常偶有灵感便自度曲,曲成后赐给教坊,或出题目,命教坊完成,这样的作品有五十四首,分别用于各种场合。

辽代颇有作为的皇帝辽圣宗也是帝王中的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喜欢与臣下昼夜饮酒、歌舞,还经常作大臣家中的不速之客,尽欢而罢.这位精力充沛、爱好广泛几乎无所不能的皇帝有音乐作品五百余首.“新制乐章五百首,自敲檀板教宫娥”。

南宋的一首优美的曲子《望海潮》流传到了金朝宫廷,时值雄心勃勃的金海陵王在位.一日海陵王在后宫游观,闻听宫女唱道: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海陵王从未听到过如此动人的曲词,得知柳永的这首词是赞美钱塘的美景,便召来曾出使过南宋的兵部尚书胡邻,寻问钱塘美景如何,胡邻回答: “江南扬州琼花、润州金山、吴江姑苏、钱塘西湖为天下美观,其它更有许多美景,但臣迹不到.只此数景,天下已罕,况于他乎! ”海陵王的心被牵动了,他按捺不住对江南美景的馋念,决意发兵攻打南宋.南宋五朝未想到它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竟招致金国投鞭渡江之心.时人诗云: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香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海陵王也未想到,他出师不利,在采石被宋军击败,金朝又内院起火.最后海陵王丧命于扬州。

金世宗即位后结束了海陵王的暴政,社会安定,边境无战事,金朝渐出现汉文景时代的气象.金世宗对自己的政绩颇感得意,值皇太子出生,世宗在东宫设宴,命乐工演奏新曲,他告诉在座的大臣: “朕制此曲,名《君臣乐》,今天下无事,与卿等共之,不亦乐乎? ”由此可知,金世宗也是音律的行家。

队舞,由宋代传至元代.元宫廷舞队有《乐音王队》、《飞天夜叉队》、《寿星队》、《礼乐队》等.《乐音王队》的舞蹈场面是,开始舞者男子三人,戴青面具而舞,然后一队飞天夜叉出场,翩翩舞至台前,继而出现二十名艳妆女子,持牡丹花边舞边歌,女乐人摇日月金腔稍子鼓,与歌舞配合.最后是男子三人上场,五人作五方菩萨相,一人作乐音王相,伴随着歌曲,乐音王与菩萨们在西天极乐世界的情境中舞蹈.《寿星队》是由男子执金字牌,或执梅竹松椿石,或执其它吉祥物,如宝盖、日月棕毛扇、鱼鼓简子、龙竹藜杖,载歌载舞.《礼乐队》的组成是童子五人,执香花妇女二十人,分为四行,鞠躬拜兴(弓身、直身)而舞,或执孔雀幢歌舞.然后是男子八人,披金甲,执金戟,一人头戴平天冠执圭,齐唱舞蹈前行.《乐音王队》的歌舞用于元旦仪式上;《寿星队》用于皇帝生日宴会上;朝会时则由《礼乐队》出场.一般在上述舞队演完后,由妇女三人唱《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三曲。

出现在唐代的“字舞”(或者更早)在元宫廷被发扬了,凡是皇帝在宫内行走(乘舆或骑马)时,都由教坊舞女在前引导,舞出“天下太平”字样。

元代的宫廷舞蹈有浓厚的宗教气息,前述的几个队舞即是如此.用于赞佛的《十六天魔舞》传自河西,唐代已有,到元末成为最有魅力的宫廷宴享舞蹈,“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娇娃赛月娥”.舞蹈者为十六名美女,头垂辫发,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扮成菩萨形象而舞.有诗传述《十六天魔舞》的姿采:

十六天魔女,分行锦绣围.千花织步障,百宝贴仙衣.回雪纷难定,行云不肯归.舞心挑转急,一一欲空飞。

元顺帝尤其喜爱《十六天魔舞》,昼夜观舞不倦,因担心宰相进谏,乃挖掘地道,夜间在装点得五光十色的地道中观赏天魔舞.顺帝对于人生多有感慨,他曾对嫔妃们说: “百岁光阴等于驰电,日夜为乐犹不满十万,况其间疾病相侵,年寿难必,如白云有期,富贵皆非我有矣.何为自苦,以虚度一生乎! ”因此顺帝日夜忙于行乐,长歌大舞,自暮达旦,称这种生活为“遣光”。

下页:金帝文墨功夫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