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四、后妃头饰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宫中服饰化妆生活器用和饮膳 ( 字号:   )

发髻梳成后,还需要插戴各种发饰.戴花纯是为了美观,而簪、钏等具有美和用双重功能,首先是用。

簪,是用来固定头发的工具,古代男女都用簪.杜甫有诗句“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皇帝常在节日赐给大臣用珍奇物品制作的簪子.罪犯一般要被迫摘下簪子,脱簪后头上只有一个囚髻,后妃有过失,在皇帝面前也要脱簪、摘下耳环.簪有玉制、骨制、犀角制、象牙制、金银及其它金属制.东汉太后礼服中规定的发簪长有一尺,以玳瑁为簪股,一端为华胜(华胜是一种饰物、又寓吉祥祛邪之意),上立一只凤凰,以翡翠为毛羽,下嵌白珠,垂以黄金饰物。

步摇.步摇这种发饰据古人考证是纣发明的.步摇插在头上,会产生一步一摇的妩媚状.宫中后妃的步摇一般用金作梁,垂以白珠。

钗,具有两条尖枝.宫中有金、玉、玳瑁等珍奇物品制作的钗,而贫家女子只能戴荆钗,“拙荆”便是男人对外称自家妻的谦词.后妃钗上的装饰花样有凤、燕雀、鸾及花卉.魏文帝新宠薛灵云时,异国献火珠龙鸾钗,文帝拒不受,说: “珠翠都无法戴,何况龙鸾这么重的东西? ”唐代一支玉钗在当时市场上高达七十万钱.唐代一位公主头上戴的九玉钗上刻九鸾,五色并呈,她发现钗上刻着“玉儿”二字,料知是南齐东昏侯宠妃潘玉儿的宝钗.当年潘玉儿慷慨地用数倍的价钱买民间宝物,一只虎魄钏出价一百七十万钱,而晋元帝要封某女为贵人时,却因雀钗太贵而不肯出钱到市上买,为此夏侯湛作了一篇《雀钗赋》。

宋仁宗的母亲李宸妃怀孕时,与真宗一起游砌台.忽然玉钗从头上堕下,李宸妃唯恐不祥,真宗估算,如果钗未摔坏一定生男孩,侍从们把钗拾起,果真无损,真宗非常高兴,不久果真得了儿子.事属巧合却被传诵开来,好似玉钗有灵。

钿,是金属制成的发饰,图案以花为主,常称为金钿或花钿.钿和步摇都不起固定头发的作用.宫中女子将上述各种发饰相调配,戴在头上,与发髻一同显示美和富贵。

花,是最为鲜艳、随意又实惠的头饰,宫女游春时,无不将喜爱的花戴在鬓上.隋唐时流行花冠,皇后的礼冠就受了这种影响,礼冠上树十二支花,应算作最华贵的花冠.明代宫女正规的冠服中就有帽上饰花的规定。

后妃宫女们不会忘记寻找护养头发的方法.不知从何时开始,出现了叫做香泽的护发剂,涂在发上以防干枯.汉成帝宠妃赵合德沐后用九回香膏润发.隋炀帝时,宫女朱贵儿“插昆山润毛之玉拨,不用兰膏而鬓鬟鲜润”.由此可知,隋时宫中已普及兰膏为润发之物.明代宫女们常用青纱罩在发髻外面,再插簪钗.她们发现桑汁可以润发,于是将桑叶捣成汁,和香料配在一起,装入小银盂,经常沾一些涂在头上,效果不错.明嘉宗的乳母客氏霸道又爱美,常令一群宫女手持梳具环侍左右,一旦她想润一下头发,宫女们就得一一用口中津液把梳子沾湿,为她梳发,此法叫群仙液,据说是从岭南传入宫中的,可以令人黑发永驻,客氏用此法十分灵验,配上面妆、衣妆,四十多岁时仍如二八姑娘般鲜丽。

下页:五、美女面妆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