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三、宫廷发式花样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宫中服饰化妆生活器用和饮膳 ( 字号:   )

宫廷女性的装饰可作古代女子装饰的代表。

中国古代男女的头发都是在头上打髻,不同的是,男子打髻就是束发,然后要加上冠、帽、巾、帻,而女子很少戴帽,靠髻的式样变换发型种类.在女性修饰中变化最多的就是发髻了.古代女子很重视发美,发美是美色的一个显明标志.汉武帝第一次见到歌女卫子夫,就被她的美发吸引住了,“上见其美发,悦之,遂纳于宫中.”东汉马皇后初入宫时,以绝好的一头秀发今后宫粉黛一一失色,她的头发多而黑,做四个大髻后仍有余发.同样,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也是以秀发夺人之目的。

宫中后妃以及社会上的贵族妇女喜梳高髻,以示尊贵,而属于宫婢类的宫女则梳如牛羊之耳般的双髻.高髻在梳妆上比较复杂,如没有别人合作(后、妃有服侍梳头的宫女)很难梳成.宫中有时规定或限制何种身份的女子梳何种髻,但髻的式样变化多端也难以归类.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宫中发髻名称繁多,如无实物便难以想象其形制。

秦始皇诏令皇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又令宫女在夏天梳黄罗髻;汉高祖令宫人梳奉圣髻;汉武帝令宫人梳二十鬟髻、堕马髻;汉灵帝令宫女梳瑶台髻;魏文帝令宫人梳百花髻、芙蓉归云髻;梁武帝令宫人梳回心髻、归真髻;隋炀帝令宫人梳朝云近香髻、归秦髻、奉仙髻、节晕髻.唐宫中的发髻式样更多,名称足以让人眼花缭乱,如半翻髻、反绾髻、乐游髻、双鬟望仙髻、回鹘髻、愁来髻、归顺髻、闹归妆髻等等.上述各种宫妆发髻应是皇帝们所喜好或者亲自设计、定名的,其中大部分今人无法知道它们的形状。

从下述灵蛇髻的故事中,令人也许能够领悟到古代女子发髻种类之多的缘由: 魏文帝的甄皇后梳的发髻式样一日一换,据说她每天都见到一条口含赤珠的绿蛇,绿蛇以盘卷的姿态向她传授髻的各种梳法,因此甄皇后的发髻每日更新,称为灵蛇髻.不论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人们仍可据此推测发髻是可以任意盘结的,只要能够固定在头上。

为了固定头发并显示头发的茂盛,古人发明了假髻,假髻是用别人的头发或自己以前剪下来的头发,做成需要的形状,衬在打髻者头发里面,做成耸而不乱的髻.古人对头发的重视过于今人,曾专设髠刑,以剃光头发作为对犯罪者的处罚.髠下来的头发估计被秃发的男子取走或用来做女子的假结.夺人美发的事也曾发生,如鲁哀公在城上见到一位美发的女人,便派人把该女子的头发剃下来,做王后吕姜的假发.假髻被编入《周礼》中,叫做“副”,规定为王后行礼时的头饰.为了固定头发,也可使用绦或丝线(带)缠缚,如飞天髻,需要三个大鬟髻耸起而不塌下,就得借用丝带缠缚.由于有了技术手段,高髻在东汉以后成为常见的宫中发式并波及民间。

高髻的许多种类,除了通称的高髻外,今人可推知形状的有: 飞天髻、望仙髻等.飞天髻十分浪漫,始于南北朝,一直至明朝仍流行不衰.飞天髻显然和佛教信仰有关.起于唐初而盛于武则天时的螺髻,也是系于佛教信仰,据说释加佛的发型就是螺髻.望仙髻的梳法与飞天髻相似,打两股环状髻耸于头上,如望仙人来临,形状不如飞天髻飘逸.唐玄宗时宫女们均爱梳望仙髻取媚于玄宗.惊鸿髻起于曹魏宫中,延至隋唐,其形状是鸟欲展翅的瞬间姿态.唐宫中流行的抛家髻十分美观,两鬓蓬松向后拢,好似两鬓抱面,头上做成椎形的朵子.与抛家髻相似梳法稍有不同的是半翻髻.宋宫中盛行朝天髻,与翅角望仙髻的不同处是前高后低、前圆后椎的两个实髻.凡宫中盛行的各种高髻在梳法上都有所讲究。

今人所喜闻乐见、经常出现在屏幕、画页上的古装青年女子发式是古代宫中及民间常用的发式,即用本身头发分作两股,在头上盘成一个不太复杂的形状,下成两束垂于耳后或成一束垂于头后、或加垂长的两鬓。

明清两代宫女发髻并无多少创新.清末慈禧太后喜好新式发髻,或梳双髻上竖,或梳双垂后如燕尾形,这种梳法和式样古代早已有之。

鬓式与鬓饰是美发的重要部分.最简易的长鬓是不将鬓发梳上去,而垂于耳前两侧,随风飘逸.鬓上一般插戴各种花和宝钿花钗.魏文帝时的宫女莫琼树创造了一种传奇氏的蝉鬓,因此得宠于皇帝.蝉鬓“望之漂渺如蝉翼”,如果不借助某种材料,是无法随意梳成的,估计是用一种胶类物质涂在鬓上,使之薄而齐,定型拢成蝉翼状.后世皇后的礼妆两博鬓,也许用了类似的方法.缓鬓是宫女们常用的鬓式。

下页:四、后妃头饰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