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一、皇帝的服饰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宫中服饰化妆生活器用和饮膳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礼仪的繁密主要是由朝廷、皇家展现出来的,尤以围绕皇帝的一切事务礼仪最繁密.皇帝在何种场合穿何种衣服,都有礼仪上的正式规定.每个新建立的朝代都要重新制定本朝的舆服制度,规定服色(即以何种颜色为尊).人们印象中的皇帝形象,都是头戴旒冕的庄重模样,其实那种妨碍视线、左顾右盼就要敲脑袋的沉东西皇帝最不喜欢戴,在平日和后宫燕居时,皇帝自然不会戴那个累赘物.所以皇帝的服饰大致可分为礼服与常服。

皇帝的服饰是由饱读经史的文臣们去规定和解释的,中国古来的舆服制度卷帙浩繁,有时又语焉不详,皇帝无暇对此作全面的研究.因此皇帝在服饰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例如唐高祖曾向令孤德棻提问: 丈夫冠、妇人髻都那么高耸是为什么? 令孤德棻答称: 冠、髻都在头顶,象征君主.晋代将亡时君弱臣强,因此江左的女子也上衣短而下裳长.宋武帝登位后,君主的尊严重振,人们的衣裳就随之改过来了.这是前一段历史的验证.把冠服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是古人常有的思想方法,因此更使冠服制度意义重大了,也更令人难以索解。

为了使国家永远昌盛、自己的地位永远安稳,后世的君主无不想穿上尧、舜的冠服,但又不知是什么样子.周成王就问过周公: “舜戴的是什么冠? ”周公回答得很玄妙,但仍未说出舜冠究竟是何种结构.同样的问题由鲁哀公向孔子提问,孔子答不上来,却说: “舜之为君好生恶杀,任贤授能,您不问这些却问冠,所以不予回答.”后来鲁哀公又见孔子,注意到孔子穿的衣服,问: “夫子穿的衣服就是儒服吧? ”孔子又答非所问.古人常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垂何种衣裳不得而知。

皇帝的服饰,头上的种类有: 冕、冠、弁、帻、帽、巾、缨、簪;身上着衮、袍、中衣、单衣、裘、衫、裳、裤褶等种类,装饰着带、佩;脚上是舄、靴、履、袜。

冕是皇帝最重要的礼冠.冕的规定形状是前圆后方,前低后高,作俯视状,前后各有十二旒.早期的冕长六寸、宽六寸,到东汉明帝时更定为长一尺二寸、宽七寸,成为长方形.东汉冕上呈黑色,里裹朱色,以白玉珠为旒,悬彩色的组缨.皇帝在戴冕时,要头戴玉簪,还要以黄主纩(黄色的丝棉)塞耳,以防听到非礼之语.唐代的冕根据不同场合之用分为几种,最大的一种冕长二尺四寸、宽一尺二寸.宋代初沿唐制,后更定冕统一为长一尺六寸、宽八寸,顶上是用青罗绘制龙麟图案,里面用红罗绘紫云白鹤.明代又将冕规定为前圆后方,旒珠用五彩玉.清代皇帝不再戴冕。

冕通常和衮服一起用,合称衮冕,和大裘配用称大裘冕。

衮冕用于祭庙、登基、纳皇后、元旦受贺时穿用.唐代还包括战事遣将及征还时用。

裘冕,一般在祭天时穿用.东汉用于祭上帝.唐代袭和无旒的冕配用祭天地.宋代在衮冕和裘冕的用途上大臣们进行过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祭天在冬季可取裘冕,而祭地在夏季则应服衮冕,有的认为裘不如衮庄重,裘应罩在衮服里面祭天。

衮服为玄衣帢裳,帢是绛色,即上黑下红.衮服上绣着十二章纹.关于十二章纹,唐宋规定为上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火、宗彝;裳有: 藻、粉米、黼、黻.明代规定,上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裳: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十二章纹的意义是: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雉鸟),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为斧形,取其决断;为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清代皇帝的衮服上绣着五爪正面金龙四团,两肩前后各一围团,还绣有日、月、万寿篆文及五色云.龙袍上绣金龙九个,十二章纹及五色云,下幅是八宝和水波纹。

衮冕、裘冕以外,还有次一级的重要礼服用于礼仪场合下穿,唐代规定有冕、毳冕、绣冕、玄冕。

皇帝最重要的礼服称作祭服,衮冕、裘冕就是祭服,次于祭服的称朝服、常服和杂服,后三种服基本归为常服,与礼服相对应。

冠通天冠是皇帝冬至受朝贺到平日上朝和燕居时所戴,既用于礼节又用于平日.不过,皇帝在后宫燕居时多不戴冠,例如汉武帝在内廷头上仅带簪子与丞相公孙弘谈话.通天冠的形制是高九寸,正面竖立,前面是展筩,顶部向后倾斜,后有一个铁卷梁.唐宋时冠高一尺,冠上卷梁二十四道,梁宽一尺.为了更加美观,施以珠翠,用玉、犀簪横贯于冠,后面垂着黑巾(黑介帻)。

刘邦在民间时,曾用竹皮做过一种冠,自己戴用,称为刘氏冠.即位后,刘氏冠地位提高.刘邦的后代在祭祀时才用此冠。

唐太宗也发明了一种冠,叫做翼善冠,在朔望(初一、十五)上朝时服用。

弁弁的形状是长七寸,高四寸,如倒置的杯子,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尖,如两手相合状.皇帝服用的弁多为鹿皮制成,叫做皮弁.东汉皇帝在辟雍行大射礼时服用.唐代皇帝在每月初一上朝时戴皮弁,在讲武、出征和阅兵、大射等活动时戴武弁.明代皮弁蒙上了一层乌纱,前后十二缝每缝缀五彩玉一颗;武弁为赤色,也缀以五彩玉。

帽帽是由有帻的冠和弁发展来的.曹操时天下凶荒,为节缩开支,他设计了一种简易的武弁,按照古代皮弁式样,用缣帛制成帢帽.曹操常戴着此帽召见属下,当时被认为有失威严.后来南朝的皇帝多爱戴这种帽.南朝皇帝在宴会和私下常服用白色的帢帽,用白帢制成.估计与南方气温较高有关.流传下来的梁武帝画像中,梁武帝戴的就是白帽.不过在古人观念里,白色是丧服专用颜色,因而是不祥的,可见南朝皇帝十分开明。

冕、冠戴在头上的功能是笼制头发的,发簪从冠、冕中部穿过.而帽则覆盖整个头,较为美观,特别是那些中年秃发的皇帝更需要戴帽.王莽当年为了掩盖秃顶就用帻在头上做了个屋状.所以帽子出现后越来越受欢迎.清代的皇帝帽子有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三个等次,内分暖帽、凉帽.吉服冠中的暖帽用海龙、薰貂、紫貂制成;凉帽用玉草、藤竹丝制成,里面是红纱绸,顶上缀朱纬、衔大珍珠一个.常服冠的顶上是个红绒结.行服冠的暖帽用黑狐或黑羊皮制成,凉帽顶部是黄色,前缀一珍珠。

下雨时皇帝戴笠状的雨帽,清代叫雨冠.分冬夏两种,冬用的雨帽顶高,前沿深,夏用的雨帽顶平,前沿敞.两冠都用明黄色,制作材料是里面为缎子,外面用毡及油绸(冬用)、羽缎(夏用)。

幞头幞头是从北周兴起的,又称折上巾、软裹.折上巾本是北方民族为便于骑射所戴,北周武帝作为皇帝首先戴幞头,与士庶同样.隋文帝受禅让登基后,上朝时也戴幞头,与群臣相同.北方战火不断,胡服包括幞头简易自如,被广大中原士庶所接受,皇帝也未能免俗.其实幞头与汉末流行的巾有继承性,幞头是用一幅黑巾向后把头发笼住,脑后垂两个巾角,另两个巾角折上去.唐太宗发明的翼善冠与幞头很相似,后来直接取用了幞头.今人能够见到的唐太宗像和《步辇图》中的唐太宗,都头戴幞头。

幞头是临时裹上的,可以裹得松一些也可紧一些,形状平或高或前后倾,随着流行样式而变化.人们在裹幞头前,先在头上加一个巾子,后来在巾子中包上桐木作的固体形状物,裹上幞头就显得高而整齐。

唐中期以后,皇帝开始把幞头的两个软角变成硬角,两角或圆或阔,用丝弦为骨,便翘起.唐末兵荒马乱,为了节省裹幞头的时间以应付紧急情况,宫中改革了幞头的形制和戴法,裹头部分用木制材料包成一团,外层是原来的黑纱幞中,内层是纸绢做的衬,两角以铜铁为骨.这样的幞头转变为一种帽子,随戴随摘。

沿五代至宋,皇帝戴的就是两角平直的幞头,角内以桐木作骨.明代皇帝戴的帽子对宋的形制作了继承和改变,顶部较圆,两角也短而圆在脑后向上翘,名称叫做翼善冠,颇有返古之意,不过和当年的幞头相去就远了。

袍袍是由先秦两汉的深衣演变来的.古人上衣和下裳分开,上衣下垂部分遮住裳,留出裳的下幅.深衣则将衣裳连为一体.有了深衣以后,“袍”的名称便出现了,据说周公抱成王燕居时最早用袍.战国前后深衣颇为流行,袍则是一直垂到脚面.袍,包也,包裹全身的意思。

袍也有各样的制作材料和颜色.孔子曾说: “穿着敝袍与穿狐貉者站在一起而不觉羞惭的,那就是子由吧.”汉武帝梦想与神仙往来,命人给他制作了一件赤霜袍,该袍云彩乱色,非锦非绣,如仙人的衣服一般.传说汉武帝穿着赤霜袍真与仙人相会了.东汉规定,皇帝戴通天冠时服袍,按照各季节变换袍的颜色。

南北朝时,袍被规定为皇帝的朝服.晋明帝在位时诏定用朱纱袍作为听政之服,但未禁止士庶服用各色袍.隋文帝命制作柘黄袍用于听朝,不许士民服黄袍.唐朝的袍有青、绯、黄、白、黑五种,承接了东汉的五色季节袍,赤、黄两色为皇帝常用之色.规定除元旦、冬至受贺及大祭祀以外,皇帝均穿袍服.唐高祖下令禁止士庶用赤、黄两色为衣服及杂饰.黄袍到唐高宗时上升为皇帝的主要服装,再申不许士庶服黄之令.但唐玄宗常爱服绛纱袍。

唐玄宗曾召李白入宫作乐章(配唱的诗词),李白佯醉不起,玄宗向他许诺: “赋成乐章,以貂豹锦袍与卿.”李白即刻醒了“酒”,提笔完成任务.玄宗见李白如此之快完成作品,一时不忍将袍割舍给李白.李白看出玄宗的心思,一把将袍夺过来,玄宗忽又爽然笑了,答应给他.后来杜甫作诗赠李白: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自从黄袍成为皇帝的独有服装,“黄袍加身”就显然是登基称帝之义.这个典故是宋太祖当年和拥立他的将士们创造的.将士们突然把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赵匡胤先穿上黄袍后当了皇帝.黄的颜色分为浅黄、赫黄、淡黄等.浅黄袍衫与折上中、九环带、六和靴配用,是唐代皇帝最常穿的一套.如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就穿这套服饰.宋代沿袭下来,大宴时,皇帝常穿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靴.平日上朝或服以上诸种,也可服红衫袍、淡黄袍.明代规定大祭祀,大礼仪(元旦、冬至、圣节)用衮冕外,次者服绛纱袍加通天冠,而盘领窄袖黄袍是常服。

清代皇帝的袍服一般用明黄,祀天时用蓝,朝日时用红,夕月时用白.春夏时,袍的边缘饰以缎,秋冬则用珍兽皮毛.日常穿的明黄袍因上面绣着九个龙而称为龙袍,穿龙袍时束带、挂朝珠.龙袍以明黄为主,也有金黄或杏黄等色.龙袍的九条龙前后身各绣三条,两条绣在肩上,所以从正面与背面看都是各五条,而第九条绣在衣襟里面,从外面难以看到.龙以外穿插绣十二章纹和五色云,下端是水脚,水上是山石宝物,即八宝立水,表示一统山河。

清代高级文武官员允许服用蟒袍,蟒与龙外形上看不出什么区别,仅比龙少一爪,五爪为龙,四爪为蟒.如果皇帝赐给大臣五爪龙袍,大臣应挑去一爪(从绣龙上拆下一爪)作蟒袍穿用。

清代龙袍制作十分复杂,先由北海画舫斋内的如意馆师傅设计图样,皇帝审定后再交送苏杭内务府织造机构,按设计裁、绣.用料考究,手工精细。

衫、衣古代的内衣叫中单、中衣.直接穿在外面就叫衫了,当年汉王刘邦与项羽交战时,战酣天热,汗透中单,从此将中单改称汗衫.皇帝的内衣通常是一日一换,换下来的就不再穿,而讲究节俭的皇帝,常把单衣洗了再穿.一次唐肃宗在朝堂上,把袖口的内衣翻出,指着对大臣们说: “这件内衣已经洗过三次了.”大臣们纷纷称赞皇帝俭朴,唯独柳公权不以为然,肃宗问他为何不称赞,柳公权说: “人主当进贤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穿洗过的衣服不过是小节.”

明崇祯帝更加俭朴,内衣袖口破了还继续穿,一次在经筵上,破了的内衣袖口露了出来,崇祯把袖口纳进里面,讲官看到了,进奏: “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 ”

晋简文帝登基时,竟穿着单衣,头戴平巾帻接受皇帝玺绶,看来皇帝破例的事情也是有的.唐德宗避吐蕃之乱到梁州,时值天热,而将士们未来得及换下冬衣,德宗体恤士情,上朝时不着衫而着夹衣.将士们闻知后感动得落泪。

夏天皇帝着衫以为便服,单层的袍子称为袍衫.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中,坐地弹琴者就是他的自画像,穿着士人常服的襟衫,头戴束发巾子.清代皇帝的内层汗衣都是由松江织造用三棱布制成的,比较吸汗.外层的衫子用绢或纱制作。

皇帝的雨衣又称油衣,直至明朝都是用桐油涂在衣上.皇帝出外,侍从要备上雨衣.唐高宗曾出猎遇雨,穿上油衣后,问: “油衣为什么不漏雨? ”随从的谏议大夫说: “若能加上瓦就不漏了.”意在谏阻皇帝不再游猎.清代的雨衣非常完备,雨衣之制有六种,雨衣又分两种,以毡、油绸、羽缎制成,明黄色。

珮、带古代君臣都把佩玉作为服饰的组成部分.珮喻以礼容、昭声、制容、不变(品行不变).用彩色的丝织成的阔带子为绶.汉明帝定立皇帝服大珮之制,珮上有双衡,下有双璜,后世沿之.唐宋皇帝服礼服时,着白玉双珮.明代皇帝礼服佩白玉并加饰.清代皇帝以头垂朝珠代替了佩玉.朝珠共一百零八颗,最贵重的是产于松花江的珍珠,称东珠,在大典礼上佩戴.在不同的礼仪场合佩戴不同原料制成的朝珠,如祭天时用青金石朝珠;祀地时用蜜珀;朝日时用珊瑚;夕月时用绿松石.朝珠上的饰物有佛头、纪念、背云、大小坠.佛头是朝珠正中位于胸前一个大珠子;挂在颈后有一个下垂的饰物叫背云,背云的下端还有一个葫芦形的佛嘴;纪念是朝珠两侧的三串小珠,左两串右一串,各有十粒.这些饰物的吉祥意义有多种解释。

带,起着束腰和装饰作用.皇帝所服的带称革带或珮带,一般宽二寸,用皮子制成.珮,就在带的左右系着.隋唐皇帝常服九环带,带上的饰物叫做珮,用玉或金银等制成.九环带与赤黄袍衫、幞头配为一套服饰.皇帝日常服用的带还有很多种,从皇帝赐给大臣的带中可略见一斑,因赐给臣下的带原是皇帝自己所用: 隋文帝赐给杨素万钉宝带;唐玄宗解下自己的红玉带赐给宁王;唐文宗在盛夏时赐给李训水玉腰带,水玉腰带应是皇帝暑天取凉所用;唐太宗赐给房玄龄黄银带时充满人情,房玄龄与杜如晦都是太宗的得力辅臣,杜如晦溘然离世引起太宗极大伤惋,惟恐房玄龄也命不久长.太宗泫然流涕对房玄龄说: “世人传说黄银是鬼神惧怕的东西,今天将此带赐给你.”

宋代皇帝服衮冕时,配金龙凤革带;服黄袍时,配玉装红束带;服便装窄袍时,配通犀金玉环带.明代初期曾一度取消革带,后来发现没有带,佩物就无法系,只能附在裳的腰间.不久又复用带,礼服配玉革带,便服带用玉或束带用金、琥珀、通犀为饰。

清代有朝带、吉服带、行带,都用明黄色.其中朝带分两种,一种是大典礼时服用,十分考究,主要用龙文金圆版四片,饰红监宝石或绿松石,再衔珍珠等物;一种是祭祀时服用,祀天饰以青金石,祀地饰以黄玉,朝日饰以珊瑚,夕月饰以白玉。

蔽膝蔽膝是礼服的组成部分,用熟皮制成.呈梯形,颜色随裳色,上绘山、龙、火图案,明代永乐时规定绘织藻、粉米、黼、黻四章图案。

舄、履、屦、屐、靴以上属皇帝的鞋类.汉代规定皇帝服祭服时穿舄、朝服穿履、燕服穿屦、出外穿展.舄是一种双层履,履下一层木,又涂上一层乾蜡以防泥溺.舄的出现很早,传说黄帝死后葬在桥山,其墓无尸只有剑与舄.汉孝文帝所穿的舄用革制成,叫做革舄.唐宋礼服用赤舄,唐舄加金饰,宋舄饰金钑花、四神玉鼻.宋代朝服用黑舄,乌皮制成.常服则用白舄,丝制成。

履是单底鞋.古代庶人用草履,稍富者用丝履,皇帝的履一般用乌皮制成,唐代皇帝朝服即用乌皮履.唐宣宗为表明对孔子的尊崇,设计了仿孔子式样的鞋,名鲁风鞵,引起宰相和诸王的兴趣,纷纷仿效,稍改式样,称为遵王履.明代皇帝燕居服用玄履,上饰朱缘、红缨、黄结。

屦是用麻、葛制成的单底鞋,与履没有式样的不同,只是稍简单些。

展是木底较厚的鞋,下有齿,也可无齿,出门行路可以防滑、耐磨。

靴,本属胡服,引进中原成为军旅用鞋,隋唐皇帝在接受幞头的同时也接受了靴.隋文帝着六和靴上朝,与贵臣同样,唐代沿之,而六和靴渐为皇帝专用.宋代几次更定舆服制度,朝服用履还是靴反复多次,其靴用黑革制成,参用履制,形似增长筒的履,大宴时则服皂文靴.元代皇帝的靴有红罗靴,用红罗制靴筒,当时民间喜用铜饰靴,皇帝也采用此法以求俭朴。

袜足衣也.袜都有带.周武王罢朝时袜带断了,武王环顾左右,想找一个可代替袜带的小绳,没能找到.武王的袜子早在他伐纣时就添过麻烦,武王率军伐纣至商山,袜带松开了,身边的五个人都不肯为他系上,都说: “臣所以事君,非为系袜.”

袜的作用有时不可思议.汉成帝时皇侄中山王朝见,成帝赐他一同进餐.中山王吃饱后站起来时,袜带松开了.成帝一直在观察他,见此状,便认为中山王无能,转而认为定陶王较好.成帝没有儿子,想从皇侄中选一位继承人,后来选中了定陶王。

与礼服相配一般用赤袜,东汉皇帝着赤袜祭祀山川宗庙以表其赤心.后世沿之.礼服中的袜比较精致,里外双层,宋朝用罗表缯里与鞋筒相系.唐代皇帝拜祖陵时服白袜.燕居时皇帝也着白袜,用绢绫等制成.立冬时皇帝要穿用罗、帛十余层做成的“千重袜”。

下页:二、后妃宫女的衣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