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深宫实录 < 休闲文摘 < 首页 :当前 
一、长生术——帝王的白日梦
来源:生活百科全书 专题:

帝王们既已拥有天下,天下的山川河海、子女玉帛、珍奇异宝当然都在一己手中.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在人间最美妙的居所——宫室殿阁、楼台亭榭、离宫别院,享受着人间独一无二的快乐时,年华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一朝揽镜自照,发现鬓已沾霜,自封为天子的帝王,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还缺少什么、还需要什么。

缺少的是无限的生命,需要的是长生不老.其实皇帝不一定到老年才知道寻求长生,许多皇帝即位不久就为长生术而忙碌。

帝王们对于成仙、长生的追求真是百折不挠,却没有一次达到过目的,没有一个皇帝驾驭了长生术而不是被长生术所欺骗。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千年帝国中帝王的缩影.他夺得天下、抚定四方后,便追随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等先行者,派人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在秦始皇身边出现过许多方士,他们乘皇帝之所好,谋取富贵.当时方士们描述的神仙世界和生长不老药的地方都在东瀛海中,海外神仙遥远缥缈,海上风波难测,秦始皇一次次相信方士的神话,一次次不惜代价派方士入海求仙。

传说仙人生活在东海之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上.古来君主多次派人寻访神山,都未见踪影,而秦始皇时,大胆的方士却说找到了神山,看见了山上的仙人以及漫山遍野的不死之药,此外,山上的禽兽因吃了不死之药也毛发尽白而悠闲自得.果真如此? 年方四十一岁,日夜渴求仙药的始皇帝,派徐市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卢生、韩终、侯公、石生等方士先后奉始皇之命,寻访仙人、求不死之药。

然而派出去的方士不是一去不复返,就是回来说船被风波所阻.徐市入海数岁,求仙药而不得,又耗赀巨大,恐遭始皇雷霆之怒,乃谎称: 蓬莱药可以寻到,但苦于有大鲛鱼出没,得不到.请派善射的武士一同前往,用连弩射杀大鲛鱼.秦始皇居然听信,令入海者捕巨鱼,还亲自在琅邪海边观测大鱼出没,发连弩而击之.到之罘,又射杀一条巨鱼.然而寻仙的事仍未能乘风破浪而达目标,始皇却在古渡平原津病倒了,史称始皇本想借此南巡北返之行,亲自入海尝试求仙,不料致命的病先袭击了他。

在多年的求仙梦中,秦始皇对方士的巧言几乎无不尊信.例如卢生说他居室不隐,世人知道他住的地方,所以神仙无法降临,若想与仙人往来,必须隐蔽居室,心性恬淡.所以此后始皇耗巨赀修筑了绵延不绝的宫室复道,从复道间行,外人无法知晓皇帝的行踪,即使是当朝大臣,也不知道皇帝经常躲在哪里.秦始皇一定常在神密的居室屏心静气,等候仙人前来会面,在期待中失望,在失望中期待,这需要多大的耐心! 以皇帝的身份入海求仙也是方士的建议,秦始皇梦想尝试,却力不从心只得抱憾.由于渴求生长、恶言死事,竟然把确立皇位继承人的事严重地耽搁了。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气质性情与秦始皇相似.平定四方,创立了帝王伟业以后,自信心极巨膨胀,以为在寿数上能够人定胜天,能够挥手间荡平天下,所以天下无难事。

令皇帝虔诚笃敬的是从不露真面目的各种神灵,汉武帝不断地祭祷名山大川、五岳四渎,冀望神灵保佑,自己能够成仙。

这时的方士比秦始皇时聪明,多自称与神仙有过往来或曾从师于仙人.李少君最先脱颖而出,以祠灶、谷道、却老之方,邀宠于汉武帝.李少君入宫后,不吐露自己的真实年龄,一次武帝给他看一件铜器,少君说: “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后来经查对,果然是齐桓公时器物,少君之神异一时震骇宫廷上下,被认为是数百岁的寿翁.少君建言武帝: 祠灶可以致物,致物可以使丹砂化为黄金,黄金作饮食器可以益寿,益寿以后才能见到海上神仙,见仙后封禅就能长生不死,黄帝就是这样做的.少君还说,他在海上见到过仙人安期生,见他以巨枣为食,枣大如瓜.这巨枣无疑就是令仙人长生的仙果.于是汉武帝照着李少君的说法去做,亲自祠灶,再炼金,再遣人入海求仙。

李少君后来因病而死,武帝却以为他羽化飞升了,继续按他的法术寻仙.入海求仙之事一直未有所获,而齐地的方士更多地涌向京师,大谈神仙.其中一位自称少翁的人,身怀招致鬼神的绝技,被汉武帝接见.由于使去世的李夫人在帷幕中现形,武帝信服,封他为文成将军,以客礼待之.少翁对武帝说: 皇上要与神仙来往,宫室服饰不象神仙,神仙不会来.武帝很快命人制造云气车、以及各具象征性的青、赤、玄、白、黄车,驾车辟恶鬼;又在甘泉宫画天、地、太一(即太阳)诸神,祭之.之后,武帝静心等待了一年多,少翁的方法快要用尽,却不见神仙来访.少翁十分不安,乃密将一封帛书塞进牛嘴,然后对人声称: “此牛腹中有奇”.当众宰牛,取出帛书,帛书上的语言很怪.拿到武帝面前,武帝一眼认出这是少翁的手笔,质问少翁,少翁不得已如实回答.武帝恼怒,杀了这位文成将军.这件丑闻被禁止外传.据《史记》上说,少翁的师兄弟栾大继少翁之后又来到武帝身边.汉武帝之所以接纳栾大,乃是因后悔过早杀了少翁,未来得及让他献出全部的求仙之方.武帝此时求仙心切,认为应该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信其实,不信其诬,所以栾大的到来令他大为欣喜。

栾大对武帝说: 我的师傅认为,黄金可以炼成,河决了口可以堵上,不死仙药可以得到,仙人也可以来往.可我怕象文成将军一样被杀! 方士们都闭了口,谁还敢说什么! 武帝解释少翁的死: 文成将军是吃马肝死的.并向栾大许诺: 如果真有神方,我是不会吝惜任何东西的.栾大明白了武帝的心思,因而比少翁更敢大言而不惭。

栾大尚未大显神通,武帝就急于实现他的诺言,不惜金钱爵禄,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赐列侯甲第,僮仆千人,还将自己的女儿、卫皇后所生的公主嫁给了栾大.在皇宫与栾大的宅第之间,武帝派去存问、供给的使者相属于道.对此栾大均以理所当然的态度受之,比如武帝派使者又授给他“天道将军”的玉印时,栾大并不跪受印,而是与武帝的使者同样站着,以示不臣。

然而栾大的招神本领尚且不如少翁,他除了刚入宫时与人斗棋,能使棋子自相触击以外,几乎没有什么灵验的神术.在爵禄尽得以后,他常在夜间祈祷,召神下凡,结果当然是徒劳的.不久,他又煞有介事地整装东行,要入海求请其师父.栾大一路威风,但他没有胆量入海,海上更没有其师存在,等于炫耀了一番富贵荣华,令沿路官民艳羡,折过泰山,返回京城.武帝对他一无所获很不满,经调查,得知栾大施展的全是骗术,一气之下,武帝又杀了这位五利将军。

几番失误之后,汉武帝仍继续听信神话,接纳方士.仍来自齐地的方士公孙卿告诉武帝: 已故的仙人申公与安期生往来,受黄帝之言.黄帝当年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武帝心向往之,叹道: “嗟乎!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无跟的小鞋)尔”.公孙卿曾候神于黄河之南,回来说在缑氏城上看见仙人的脚印,有个象雉的幼物往来于城上.武帝很兴奋,决定亲自前往缑氏城观看,但仍有一丝疑虑,他问公孙卿: 不会象文成、五利将军骗我吧? 公孙卿说: “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者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也”.汉武帝再次耐下心来,下令郡国清除道路、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恭候神仙降临.汉武帝不知疲倦地寻求仙人,某年东巡海上,齐地方士借机上疏大谈神怪奇方,然而上万奇方无一效验.武帝仍沉着不馁,造发大船,令声称见过海中神仙者数千人登船出海,求请蓬莱仙人.公孙卿持节先行,回来后,说在东莱夜见大人,长数丈,临近时忽然不见了,其脚印甚大.同行的诸臣也说曾见一老父牵狗,道: “吾欲见钜公”.然后就消失了.武帝情绪亢奋,连续在海上过夜,配给方士传车及上千名助手。

武帝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泰山封禅以后,方士们再次进言,说诸神即将可得.武帝喜于离遇仙不远了,乃再至海岸翘望.结果却是杀了一名败事的侍官,北行,返都。

两年后的春天,公孙卿又说在东莱山见到了神人,神人说: “欲见天子”.武帝起身往缑氏城、再到东莱,等候神人数日,无所见,但看见了巨人脚印.公孙卿自有道理,说: “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武帝唯言是听,在长安及附近大起楼观,派公孙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

几年后,武帝又东到海上,考问方士入海求神之事,无一灵验.武帝再增求仙人数,寄希望于万一。

如此反反复复、寻寻觅觅,锲而不舍,汉武帝活了七十一岁,求仙生涯达五十年.公元前八十九年(汉武征和四年),六十九岁的汉武帝最后一次行幸东莱,来到海边,不顾群臣劝谏,决心乘船浮海,以最后的勇气试图与神仙相会于海上.然而天公不作美,大风晦冥,海水沸涌,武帝在海边徘徊十余日,终于无法登船下海.汉武帝此行结束之后,无可奈何地感到求仙无法实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他对群臣叹道: “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 节食服药,善可少病而已”.尽逐方士.后继的帝王们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不会因某个皇帝暮年的悔悟而终止.求长生的方式有了变化,不只是徒劳地入海求仙.南北朝时,“长生不老药”已经从道家的炼丹炉里产生了,这种丹药或称秘药代替了传说中仙人手持的长生草或巨枣.长寿术继续施展魔法,入此彀中的皇帝不仅有昏主,也有明君。

晋哀帝司马丕是个短寿皇帝,其短寿乃是因追求长寿所致.司马丕二十一岁即位,即位不久,年轻的皇帝就迷上了长生术,按照道士传授的长生法,断谷、服丹药.丹药是以雄黄为主要成份的热剂,对于年迈体虚者尚有强体作用,而晋哀帝正值青壮,服药后,药性大发,以致于不能听政,遂由褚太后再次临朝.药剂的作用使得晋哀帝年仅二十五岁便一命归西。

同一时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也来以身试药.拓跋珪雄才大略,十六岁建立了北魏王朝,随后不停地征服外敌、击败内部挑战,迁都、立官制、定律令,堪为一代人杰.然而三十刚过就把注意力转向服丹药,纵欲,求长生.拓跋珪经常服用的寒食散,最初是在太医令阴羌的指导下有节制的服用,自阴羌死后,寒食散中的毒性发作得愈来愈甚,在毒性的攻击下,拓跋珪日渐变得精神失常,加之灾变屡次发生,拓跋珪在宫中的夜忧懑不安,心神再也平静不下来,或数日不食、或达旦不寝,喜怒无常,多疑.象个幽魂,不断地独自追思既往成败得失,白天黑夜滔滔不绝地自言自语,仿佛与身边的鬼物争论.朝臣进见,拓跋珪可能会忽然忆起与该臣往日的嫌隙,下令立斩.大臣们因忧惧或面色失常、或喘息不定,或行步快慢无节、或言语失措,拓跋珪便会断定其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亲手殴击.由此而死者皆陈尸于天安殿前。

在服用长生药的帝王之列中,唐太宗是其中一位.关于唐太宗求长生不死之事,并不广为人知.唐太宗不愿将此事搞得象秦皇汉武那样轰轰烈烈,他由患病而急于求愈、更求不死、永寿,这番情事是在不愿声张的状况下进行的。

唐太宗服用的长生药不是中原本上的道士所造,而是婆罗门僧那罗迩娑寐,依其本国旧方配制的.时值贞观末年,这位异国僧人以异术闻于朝廷,很快,唐太宗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唐太宗命那罗迩娑寐照他所宣扬的不死神话,调制秘药.于是,征求灵草秘石,僧人历一年工夫制成了不死之药.唐太宗服用后,并没有出现奇异效果,不久,病情加重,进而大渐.由服秘药而加剧的疾病,呈现的症状却是痢疾,御医们不知如何开方诊治,在慌乱和不知所措中,唐太宗死在寝殿的卧床上.所以说太宗之死,乃因于胡僧的灵草秘石,唐廷本想归罪于胡僧,予以诛戮,又恐取笑于夷狄,故未敢声张。

唐高宗时,来自婆罗门的僧人仍得宠于皇帝,往返于宫廷内外.高宗数次诏命卢伽阿逸多调制长生药.由于大臣郝处俊直言抗谏,揭出先皇为秘药所害之事,高宗才没敢服用已经制好的长生药,但对该僧的嘉赏仍然不减,封其为怀化大将军。

丹药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在追求长生的路上前赴后继的帝王们,无法放弃对丹药的需求.唐代是一个崇尚冒险、相信奇迹的时代,由唐太宗作先驱,唐代的帝王们多有以性命为代价,苦求长生者。

唐玄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都是长生药的崇拜者,后三位皇帝皆因此而殒命。

唐宪宗服用方士抑泌炼就的金丹药,起居舍人裴潾上表切谏: “金石含酷烈之性,加烧炼则火毒难制.若金丹已成,且令方士自服一年,观其效用,则进御可也”.如此忠恳的嘉言竟引来宪宗皇帝的大怒,斐潾被贬出京城.因金丹中毒,宪宗数月不能上朝,不久之后的一个深夜,宪宗暴崩于大明宫的中和殿.宪宗死于宦官陈弘志的弑逆,但如果没有陈弘志的暗害,酷烈的金丹也会成为宪宗体内的杀手。

唐武宗服金丹后,中境躁乱,毒热难忍,宦官童膺福制作“胞玉条”以缓解其困.胞玉条是用锦做成一条中空的带子,里面裹以冰条.武宗将胞玉条系在腹部,顿感心肺俱凉,稍稍好受些,不多时冰条融化,再换上另一条已备好的胞玉条.然而金丹的魔法终非人力所能制,武宗变得喜怒无常,中毒更深时,连续十天不能说话,不久而亡.年在壮龄三十三。

宣宗继武宗而立,对武宗被金丹所戕害之事应该记忆犹新,然而宣宗竟能无视前车之鉴,抛开顾忌,重新以身试药.其实这种事情早已发生在宪宗、穆宗父子身上,宪宗死后,穆宗即位仅四年,就带着一身金丹之毒踏上了冥路.宣宗虽然在武宗之后继位,却是武宗的叔叔,其父正是宪宗.宣宗与武宗服丹药后的症状相似,躁热不安,时值隆冬,不敢穿丝绵衣拥炉.坐在冷殿中,身穿单衣,宫女端进盛着少许麸炭的金盆进来,宣宗只用于暖手.此后禁中把麸火称为星子炭。

唐玄宗、宪宗、宣宗都曾追寻秦皇汉武的遗踪,妄想成仙.唐玄宗在大同殿安置真仙之像,每每夜深人静之时,在殿中焚香顶礼.派道士、中官设醮于天下名山,因为山是仙人有可能往来、存身的地方.玄宗还特好轻举(轻身、隐身)之术,在道士罗公远的指导下学习.罗公远以隐身术闻名并且运用自如,但他不肯将这招绝技全部授给唐玄宗.唐玄宗一心要学会此术,由于罗公远传授时有所保留,所以玄宗每次试行,不是衣带外露就是袱头脚没隐好.后来玄宗怒而命人扑杀罗公远。

唐宪宗元和五年,内给事(宦官)张惟则从新罗国回来,带回来一个海市蜃楼的神话.说在海中遇见一位公子,自称是皇帝的朋友,交给他一方金龟印,印上有篆文: “凤芝龙木、受命无疆”.宪宗皇帝大受感动,手持金龟印自语: “朕前生岂非仙人乎? ”把金龟印缄以紫泥玉鏁,置于帐内.此后,宪宗对前生、仙境苦思竭虑,常常处于幼觉之中.处士伊祁玄解应运而来,自称能描述千百年事,事事如同目击过.意味着其寿数惊人.宪宗密诏伊祁玄解入宫内,馆于九华之室,设紫茭之席,饮龙膏之酒,宪宗每日亲自访问,对玄解颇加敬仰.玄解说他家住海上,以灵草为食,从衣间掏出三类草种,美其名曰双麟芝、六和葵、万根藤,种于殿前.宪宗吃了长出的草以后,感觉不错.后来宪宗与玄解在宫中“海上三山”的木雕前谈论仙境,宪宗指着蓬莱说: “若非上仙,朕无由得及是境.”玄解忽然感到应该走了,乃作弄一番: 探物、跳跃,闪身不见了.宪宗连声追呼,事后追思叹恨,几乎闹出一场病.这不可思议之事也许是宪宗的幻觉。

唐宣宗时,罗浮山有位道士轩辕集之名传入朝廷,宣宗派中使前往罗浮山迎接,同时下诏给进谏诸臣: “朕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亦寿,乃遣使迎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惑,常以之为诫.卿等位当论列,职在谏司,阅示来章,深纳诚意”.派人转告谏官: “虽少翁、栾大复生,不能相惑.如闻轩辕先生,欲与之一言耳.”轩辕集被带入禁中后,宣宗问他: “先生遐寿而长生可致乎? ”轩辕集说: “撤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周给,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何必别求长生也.”轩辕集实是无力满足皇帝的愿望,又不愿名列少翁、栾大之后,遂很快返回了罗浮山。

五代时,南唐先主李升晚年结交方士,饵硫黄丹砂,同样导致喜怒无常,最终死于丹药中毒。

两宋期间,朝廷务实、谨慎,长生术对皇帝的吸引力大有减退.沿至明清,帝王们似乎不再坚信人能通过某种法术或药物达到长生不死,尤以康熙皇帝对生老病死之事最为清醒,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南巡时,有人献《炼丹养身秘书》,康熙对御医说: “凡炼丹修养长生及师巫自谓前知者,皆妄诞不足信,但可欺愚民而已.通经明理者,断不为其所惑也.宋司马光所论甚当,朕有取焉.此等事朕素不信,其掷还之.”

豁达如康熙者,帝王之中无一人能过之.明清两代仍有皇帝对秘药、道术孜孜以求,例如明世宗、清世宗.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问礼臣古来芝草入药之作用,尚书吴山作出了令嘉靖皇帝满意的解释: “本草论芝,有黑、赤、青、白、黄、紫,其色不同,其味亦异,然皆云久服轻身.……”《黄帝内传》云,王母遣山人歌万年长生之曲,授帝以石函玉笈之书.会阆风瑶池之上,授《神芝图》十卷.嘉靖乃下令采芝于元岳、龙虎、鹤鸣、三茅、齐云诸山及五岳,又令民间献芝,宛平县民张巨佑献山灵芝五本,嘉靖喜赐金帛,于是臣民献芝者纷至沓来,加上采芝使者的四处活动,一年之后,嘉靖皇帝已获得鲜芝一千余本。

灵芝作为主要原料炼丹.把养心殿附近的无梁殿专辟为炼丹之所.炼芝时,按照顾可学、陶仲文等“专家”之言,须用真龙涎香配和,并得矿穴先天真银为器,炼出的灵芝丹药服用后就可得长生.以献灵芝而大获宠眷的王金,被任命为御医,负责炼芝,炼芝杂进其他不经之剂,服用结果是“致损圣躬”.明世宗死后,王金坐“子杀父”律论剐,后来居然贷出。

清世宗雍正皇帝对道术存有几分希冀,曾密谕地方督抚,访求精通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一位叫贾士芳的被推荐给雍正,几年前雍正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医术”不甚信任,此次贾士芳再行入宫,本领有所长进,也得到了雍正的刮目相看.贾士芳善于按摩,同时运用符咒,一段时间后,雍正身体的不适日渐好转,自然认为是贾士芳的手段高明.贾士芳获得赏识后,颇感得意,一天在给皇帝按摩时,口诵经咒,雍正听出他此时的咒语是: “天地听我主持,神鬼听我驱使”.雍正顿时大怒,立即停止按摩,将贾士芳逮捕入狱.贾士芳因咒语不当,犯下了“大不敬”罪,九月出事,十月被施以斩立决.祸福荣辱旦夕之间.这也许是历史上皇帝与道士(方士)较量的最后一个回合。

总观皇帝与道士(方士)的较量,代价是双方的,皇帝付出的更重,因为长生术根本不在道士(方士)手中.二者一个是自欺,一个是欺人.而对长生术的追求缘自皇帝的妄想,这是不能委过于人的。

下页:二、帝王寿数与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