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 < 中医按摩治病 < 健康书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利水通淋穴
说明:功效分类法 专题:人体穴位图  ( 字号:   )

凡以利水渗湿或清热通淋为主要功效,可用于治疗水湿不行所引起的水肿或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淋沥难下等病症的腧穴,称为利水通淋穴。

利水通琳穴分别隶属于五条经脉,另有两个经外奇穴。足少阴肾经有复溜穴、大钟穴,足太阳膀胱经有膀胱俞穴、委阳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足太阴脾经有阴陵泉穴、箕门穴,足阳明胃经有陷谷穴、水道穴,任脉有中极穴、曲骨穴、水分穴,经外奇穴有利尿穴和淋泉穴。

从分布来看,利水通淋穴多位于腰低部、膝关节周围、小腿和足部,而水分穴则位于上腹部。

利水通淋穴在选取配伍时,可据辨证而酌情配伍清热、理气、益气壮阳之类腧穴,共奏利水通琳之效。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水分穴利尿穴中极穴水道穴曲骨穴三焦俞穴胞肓穴膀胱俞穴淋泉穴委阳穴箕门穴阴陵泉穴复溜穴大钟穴陷谷穴

本类腧穴主要用于治疗水液代谢失常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水液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是脏腑功能协调作用的结果,而肺、脾、肾三脏和膀胱、胃两腑的功能尤为重要。所以,具有利水渗湿、清热通淋作用的腧穴,也多分布于肺、大肠、脾、胃、肾、膀胱诸经。另外,任脉为阴脉之海,与脾、肾两经关系密切,其中的部分腧穴亦具利水之功。

综观本类腧穴,按功效的不同,基本可分4大类。①以温肾行水为主要功效的温肾类,含中极穴、曲骨穴、复溜穴、大钟穴4穴。②以健脾行水为主要功效的健脾类,含阴陵泉穴、水分穴、陷谷穴3穴。③以理气行水为主要功效的理气类,含三焦俞穴、胞肓穴、水道穴3穴。④以清热通淋为主要功效的清热类,含膀胱俞穴、利尿、委阳穴、淋泉穴、箕门穴5穴。

另外,具有利水通淋作用的腧穴,还有清热穴中的足五里穴、肓门穴、下极俞穴、小肠俞穴、长强穴、偏历穴;舒筋活络穴中的上廉穴、秩边穴;止咳平喘化痰穴中的列缺穴;消食导滞穴中的中脘穴、食窦穴;调经止带穴中的气海穴、关元穴、京门穴、肾俞穴、志室穴;平肝息风穴中的太冲穴等,亦可考虑选用。



· 下页:安神穴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