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某王国的王位继承人--年轻的公主到罗马进行国事访问,她被官场的繁文缛节和侍从的管束弄得心灰意懒,十分向往外界的自由生活.某晚她私自出去游玩,不想第二天早晨醒来却正躺在美国某报社记者的床上.这位想获得独象新闻的记者鼓励她逃出王公贵族的包围,公主接受他的意见后就和记者一道象普通市民一样在罗马尽兴游逛.结果两人渐渐堕入情网,无奈贵族和平民地位相去甚远,虽说两心相印,也只得抱憾而别.这就是曾轰动全世界、并使中国观众如醉如痴的电影故事《罗马假日》.亲爱的读者,您一定看过这部影片,它的轰动效应来自那个天真任性、不诸世情的公主的扮演者的精彩表演,她也因此于1953 年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就是著名的好莱坞巨星、世界五大女星之一的奥黛丽·赫本.她在片中那秀美的短发型 (后被称为"赫本式") 竟风靡一时,世界时髦女性争相仿效. 40多年来,她那修长的身材、优雅的气质、来去不惹凡尘、仿如凌波仙子的形象,一直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从芭蕾到银幕
1929 年5 月4 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豪华宅邸里,这栋房子的格局相当完美.与之相毗连的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近旁是一个小果园,四周高高的用浅灰色石头砌成的围墙保护着这一切。
赫本的父亲是英国人,名約瑟·安东尼·赫本·拉斯东,是英格兰银行布鲁塞尔分行的总经理,他相貌英俊,衣着考究,政治上是极右分子,对共铲党深恶痛绝,而对正在崛起的希特勒和法西斯主义则崇拜得五体投地.母亲是荷兰人,名埃拉·冯·希姆斯特拉,荷兰驻圭亚那总督的女儿,是荷兰王室直系贵族血统的后裔,所以在名字后还要加上男爵夫人的称号.与安东尼的结合是她的第三次婚姻.赫本的双亲是荷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姻的一对不太合适的配偶。
当时的布鲁塞尔是欧洲最有吸引力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充满魅力、讲究礼仪、舒适而又优雅的城市,它既不是大得令人精疲力竭,也不是小得偏僻闭塞.这里每年都要举行国际音乐节,一年之中、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个城市的广场上举行着激动人心的火炬游行、假面舞会和精心组织的音乐戏剧表演,那番景象就和罗马的狂欢节差不多.另一方面,这个城市色调灰暗,气氛严肃而富有弹性,市容清洁,却与这些狂欢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放荡的20 年代,布鲁塞尔竟是一块惬意的緑洲,給人们提供了高层次的音乐和戏剧享受.因此,稳健持重.不动声色是布鲁塞尔人的性格特点.他们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从不酗酒,但是时机一到,他们就会尽情寻欢作乐,无所顾忌。
生身之地永远会对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正是在这种家庭和生活环境中,赫本自幼熏陶得认真严肃、气质高雅、性格坚毅,同时又能出人意料地谈笑风生,以无限的激情拥抱生活.她冰清玉洁、朴实无华,就象布鲁塞尔一样,集最古老久远的神秘时代的观念和奇异的现代观念于一身,她的举止总带有一种贵族气派。
为了让赫本自幼就受到良好教育,她四岁就被送往英国一所私立学校.赫本从小就非常文静,她一点儿都不喜欢玩具,宁愿与吱吱喳喳的鸟类、小狗、小猫为伴,她终日沉溺于梦想.在她的幻想世界里,她总是把一丛灌木、一棵老树或一所育儿室想象成一座美丽的城堡.赫本从小就喜欢音乐,对贝多芬和巴赫的作品,她简直是如醉如痴.然而与音乐相比,她却更喜爱舞蹈,看芭蕾舞剧对赫本是一种极为美妙的享受.她是她那一伙同龄少女的典型,梦想成为一名演员或芭蕾舞蹈家.但是,能否实现自己的抱负,她没有多大把握.这个时候,她日益从芭蕾的角度来观察自己的身体.她开始对自己的外表不满.她特别不喜欢她的脸,因而害怕照镜子.她认为她的眼睛太大,牙齿长得不整齐.不知什么缘故,男爵夫人没有设法矫正她的牙齿,赫本那副有缺陷的牙齿,确实使她苦脑了大半生,而且也給摄影记者和摄影师们出了个特殊的难题.而且她对自己的体形也感到绝望.她又矮又胖,似乎一块饼干或蛋糕就会使她胡乱膨胀起来.从此她郁郁寡欢,且越来越孤僻、拘谨、与人疏远,她使幼儿园里的老师们完全失掉了信心.6 岁时她父母的离异更使她觉得分外不幸。
但是,舞蹈的魅力仍然强烈地吸引着她.九岁时,她开始正规地学习芭蕾舞.她学习非常认真庄重,她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成为一名独舞演员,并最终成为舞星.她对电影毫无兴趣,对超级巨星嘉宝或者凯瑟琳·赫本一无所知,跳舞已成为赫本生活的唯一追求。
不幸的是,1939 年9 月1 日,欧战爆发,赫本这时本由父亲监护,但她母亲男爵夫人害怕英国会遭到希特勒入侵,便向法院提出要求监护赫本,她从未想到荷兰也会有危险.结果.这一决定使赫本战时一直生活在法西斯的铁蹄之下.其间,她强烈地感受了残忍而恐怖的战争和贫穷而凄苦的流浪生活.同时这段时期正值她10—15 岁的发育阶段,由于食品短缺,許多人营养不良,赫本1 米7 的个头.仅剩一付骨头架子.战争在她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创伤,造成她贫血、消瘦、肌肉单薄无力,并且她的体型后来始终清瘦修长,原先怎么减肥也减不下来的身体现在一下子却骨瘦如柴了.不仅如此,赫本的全家还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她的大哥亚历山大被投入集中营,两个亲戚被处死.赫本后来回忆说:
"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说都是如此.我周围有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我不知怎的,在枪炮声和杀戮面前,始终坚守着我自幼的梦想--音乐、芭蕾."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她的确从未放弃对芭蕾的追求.战争期间,为了糊口,赫本在公立艺术学校教女孩子学舞蹈.1951 年出版的美国《舞蹈》杂志在对赫本的一次采访中说,她为了給荷兰地下抵抗运动筹款,曾在一些人家里演出古典芭蕾舞的片断,当时门窗紧闭,以隔绝一切会引起注意的声音.在这种艰苦环境里仍能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并以此来为反法西斯斗争作一点贡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战争结束后,男爵夫人把赫本送到了一个白俄芭蕾舞教师索尼亚·加斯开尔处学习.索尼亚很器重赫本,她那微微斜睨、吊眼梢的大眼睛,那高高的颧骨,秀气的鼻子,方方的肩头,苗条的躯干和修长的腿,这一切都预示着: 这是一个舞蹈家的身材.她的舞蹈动作也不错,有很好的基本功.可是索尼亚对芭蕾有許多新的见解,但得不到荷兰政俯的支持,她的学校被迫停办.于是赫本转到伦敦,找到了一份在教会值夜班的工作.同时,她一边当广告模特,一边进了颇负盛名的玛丽·兰柏女士的舞蹈学校.年已60 的舞蹈家兰柏女士对赫本很好,但是,在这里,赫本发现,自己的舞蹈技巧不如别的同学.加之她个子太高,她看出,自己没有担任舞剧主角的前途.同时,多年的饥饿病侵蚀了她的身体,作为职业舞蹈演员体力不足。
经兰柏推荐,赫本参加了美国音乐剧《高扣鞋》的演出,在剧中当一名群众演员.她舞蹈设计的动作跳得很高,转动眼珠,向前伸出手臂,演得不坏,但赫本不喜欢这种形式,也不喜欢这种生活.她觉得她参加的戏莫名其妙,也不能忍受同九个愚蠢的、废话连篇的女孩子共用一间更衣室的生活.最主要的是,这个时候,赫本忽然明白了兰柏对她讲的肺腑之言.兰柏女士的话是: "你缺少芭蕾舞家应具备的天才."至此,赫本终于明白了,干芭蕾这行,她永远当不成主角,永远不会成功,终于,赫本彻底放弃了当舞星的愿望.此时,她19 岁。
当不成舞星,就要面对现实.当时,伦敦要拍摄一部40 分钟的电影短片,是一部旅行风光介绍,片中需要一名会英、德两种语言的少女,装扮成空中小姐向观众讲解风光景物.经朋友介绍,赫本前往应试.十八九岁的她,长得文雅秀美、亭亭玉立.两位导演先后接见了她.导演林登后来回忆说: "奥黛丽·赫本小姐光彩照人,愉快、亲切,很有教养.她象小鸟似地叽叽喳喳,讲她的芭蕾舞训练.我呢,立刻打电话把助手叫来.记得当时我对助手说: "快来! 你看见过一个会走路的梦吗?我看见了."
另一位导演马丁则极力证明: 是她第一个发现了奥黛丽·赫本。
"她走进我的办公室,说她是学芭蕾的,要找个工作.我向她解释说,我不拍音乐舞蹈片.不过,我继续和她谈话.不知怎的,我被她那新鲜、开朗和难以置信的微笑吸引住了.她的小圆脸上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成了一个小太阳! 最后,我恍然大悟: 她就是影片中要用的人.我就对她说,我要让她担任一个角色.而她却回答说: 不过,我不是演员啊! 您会失望的.我和她签订了合同."
这部短片,虽然再也没有听人说起过,但赫本却第一次跟演电影打上了交道.她体会到拍片的激动和乐趣.这件事也許正是她以后辉煌从影事业的开端。
从此,赫本就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直致力于从事表演事业,但她从未正式学过表演艺术,因此,初入影坛,成绩平平,尽管有漂亮的脸蛋、姣美的身材,也只能演些跑龙套的角色.一次,一位美国导演来伦敦为古装巨片《你去何方》物色女主角,选中了她,尽管他反复要求,好莱坞的米高梅公司却坚决拒用她.但赫本不灰心,拍片之余,她投师于费里克斯·艾默门下,向她学习演戏技巧.艾默是一位有绅士派头的老演员,曾在电影《王子复仇记》中和著名英国影星劳伦斯·奥立佛合作,饰演波多尼欧斯一角.他教赫本用精确的英语发音,告诉她在舞台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形体动作,怎样在舞台上保持沉默--虽不说话,也让观众从你身上看见戏,让他们的視线不离开你。
赫本潜心学习、用心领悟,从此她的演技日见长进,表演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在《野燕麦》中,她还只能充当小配角,做扶持"红花"的緑叶; 在《拉凡德山的暴徒》和《少妇的故事》中,她象含苞待放的蓓蕾; 而在《秘密的人》和《蒙特卡洛宝宝》中,她全力以赴,获一致好评,已能与名花争芳斗艳。
不懈的表演实践终于迎来了幸运女神.1951 年,法国著名作家哥莱特夫人正为自己的名著《吉吉》 (又译《金粉世家》) 搬上百老会舞台物色女主角.一天,她到巴黎大旅社碰到正在那儿拍《蒙特卡洛宝宝》的赫本,哥莱特一看到她,心中就一阵暗喜:
"对! 这正是吉吉! 她就是我的吉吉! 象一匹小马驹那样稚嫩而充满朝气,半是女人,半是男孩! 她尚未定型,心中还不曾有作为女人的自我意识,是个真正的处女! 啊,真是完美之极! "
哥莱特力邀赫本去纽約演戏; 当她们途经伦敦时,好莱坞的派拉蒙公司对这位大名流看中的小演员也刮目相看了.例行试镜头后,便立即签約.然而不幸的是,《吉吉》的拍摄开始很糟,赫本表现得很不理想,但中间,她听从了导演的批评,导演的话很简单: "你得改好,要勤奋、努力.你要睡好、吃好,把全部精力投入徘戏,以一个专业演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席话使赫本猛然醒悟、她变好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好.她听从了导演的建议,她变成了真正的专业演员,终于,《吉吉》的演出十分成功,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赫本尽情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才能,她成功了!
奥黛丽·赫本主要影片拍片年表
《秘密的人》 1950
《蒙特卡洛宝宝》 1951
《金粉世家》 派拉蒙影片公司 1951
《罗马假日》 派拉蒙影片公司 1952
《龙凤配》 1953
《沙布里娜》 1954
《战争与和平》 1956
《美人鱼》 1956
《不被宽恕的人》 1956
《修女传》 1957
《滑稽面孔》 1958
《在蒂凡尼早餐》 1960
《窈窕淑女》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1964
《如何盗窃一百万》 1966
《等到天黑》 1967
《黄昏之恋》 1968
《谜中谜》 1968
《俪人行》 1976
《罗宾汉和玛莉安》 1976
《血亲》 1979
《哄堂大笑》 1981
《直到永远》 19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