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戏剧艺术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朴实动人的豫剧
来源:戏剧欣赏 作者:

豫剧流行于河南及北方诸省.是明代秦腔、薄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同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的.一说是由北曲弦索词直接演变而来.以梆子按节拍,节奏鲜明,有豫东调和豫西调两大派.前者是以商丘、开封为中心,音调高亢,唱用假嗓,称: "上五音",后者以洛阳为中心,音调较低,用真嗓,称"下五音".代表剧目,有《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

委婉动听的吕剧

吕剧流行于山东、河南、安徽一带,从说唱形式的"哭腔扬琴"演变而成.1910 年搬上舞台,唱腔分四平、二板等.伴奏乐器有坠琴、二胡、三弦等,剧目有《李二嫂改嫁》.

优美细腻的越剧

越剧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其他省市.它是在清代浙江嵊县一带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余姚滩黄、绍剧等剧种的剧目、曲调、表演艺术而初步形成的.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1916 年在上海演出,称"绍兴文戏",30 年代又发展成全部由女性演员演出的"女子绍兴文戏".抗日战争时期在浙东敌后根据地曾加以改革,受到话剧、昆剧的影响,1942 年始称越剧.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著名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越剧深受群众喜爱,它音韵优美,委婉动听,表演细腻,感情丰富.是我国南方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剧种之一.

变化丰富的粤剧

粤剧主要流行于广东和广西部分地区,以及港澳地区.在东南亚和美洲华侨中也有相当影响.粤剧的发展是在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入广东,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的基础上吸收了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广东民间曲调,于清代雍正前后汇合成粤剧.唱腔特点是以梆子 (相当于西皮) 、二黄、西皮 (相当于四平调) 为主.角色的分行同汉剧的分行基本相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等共十行.粤剧音调高亢激昂,富于变化,优美动听。

下页:通俗易懂的黄梅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