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戏剧艺术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通俗易懂的黄梅戏
来源:戏剧欣赏 作者:

黄梅戏主要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它是在清代道光年间以后,由湖北黄梅的采茶调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受到青海腔的影响,并与当地的民间歌舞、说唱音乐融合发展而成.黄梅戏解放后得到很大发展,它吸收了京剧、话剧、歌剧等多种剧种的精华.在唱腔和表演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很快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特别是它通俗易懂,所以在全国已有相当的影响.传统剧目《天仙配》更是家喻户晓.

亲切诱人的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江浙部分地区.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清末形成上海滩黄 (当地称"本滩",在后来的发展中受苏州滩黄的影响.后来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为小型舞台剧"申曲",抗日战争后定名为沪剧.沪剧曲调优美、富于江南乡土气息,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擅长表现现代生活.解放后编演了《罗汉钱》《星星之火》《红灯记》《芦荡火种》等剧目,影响很大.

台胞喜爱的芗剧

芗剧流行于台湾省的龙溪地区和闽江南部各地区.因它源于龙溪、芗乡一带,故解放后称"芗剧".东南亚华侨居住地也有演出.它是由闽南的"龙溪绵歌""安溪采茶""同安车鼓"等民间音乐流入台湾,于清末受梨园戏、高甲戏、京剧等剧种的影响在台湾形成的.主要曲调有七字调、杂碎调等.以壳仔弦、二胡、大管弦、月琴、台湾笛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节奏强而有力.

支派繁多的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最早源于明代的弋阳腔.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安徽、浙江戏曲的影响,而形成绕河班、乐平班、广信班、东河班、京河班等支派.清末乐平班与绕河班合流,解放后称赣剧.唱腔有高腔 (包括弋阳腔、青阳腔) 、昆腔、弹腔 (也叫乱弹,包括皮黄、南北词等) .主要剧目有《珍珠记》《卖水记》《金貂记》等。

下页:写实的话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