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经典唱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三十二首奏鸣曲(全集)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施纳贝尔钢琴

EMI CHS 7 63765 2 (8CD)

自1794 至1822 年的28 年中,贝多芬总共写了32 首奏鸣曲,比他的任何其它某个门类的作品数量都多.而若再算上他的许多变奏曲、小品曲、幻想曲、回旋曲等等,以演奏时间而论,他的钢琴作品数量恐怕是仅次于巴赫呢。

不光数量众多,而且贝多芬奏鸣曲以质量而论,还都是精彩纷呈的力作,耸立起古典后期至浪漫派鼎盛那整整一个世代的钢琴音乐的高峰.其中的《悲怆》、《月光》、《田园》、《暴风雨》、《热情》、《告别》、《华尔斯坦》和《槌子键琴》等等,早已是家喻户晓了。

就像卡萨尔斯拉的巴赫大提琴组曲一样,施纳贝尔这套40 年代灌录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的单音唱片,也令人无法回避.它不仅博得乐评家一片喝彩,也是一代又一代爱乐者们耿耿难忘的一个惦念.虽然我有时倒是觉得肯普夫弹的贝多芬 (DG 429 306-2,全集版9CD) 更可亲可爱,而且前面也选过他弹的单片,可我还是不得不说,施纳贝尔的确颇得贝多芬之精要,既简洁凝练又深不可测,一派端庄无比的古典风范.说来也怪,作为作曲家的施纳贝尔 (我有他一张四重奏唱片) ,倒是很现代呢。

这两首曲子应该是家喻户晓的,不仅在贝多芬这里,摆在所有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里也是最受世人瞩目和喜爱的名曲.它们意境深远却明白易懂,而且旋律优美动听.说真的,古往今来的所有钢琴音乐,我最喜欢,最无保留爱慕的,就是这首《悲怆》。

特别是它的慢乐章,那个“如歌的柔板”,听一百遍就感动一百遍.它有一种揪心的美,虽然曲调悲凉、忧郁,却是那样平静、坦然地“唱”了出来.因此我并不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的“悲”,也因此而觉得大多数的演奏者,包括吉利尔斯在这张唱片里,弹这个乐章都太慢,太刻意了.以缓慢来强调那个并非出自贝多芬本意的“悲怆” (别忘了,贝多芬本人称此曲为“激情的大奏鸣曲”) ,多少是有点损害这旋律的歌唱性的.在我听过的十多个著名的《悲怆》演绎中,只有肯普夫的演绎 (DG 415 834-2) 速度稍快,几乎弹成了行板——这倒真能说“如歌的”了。

当然总体而论吉利尔斯这张唱片还是很杰出的,尤其是《月光》,这个演绎光辉无比.本来就是极美丽的音乐,又让吉利尔斯弹出极多的诗情画意.首乐章的宁静带点伤感,弹性速度把握得恰到好处,而末乐章的急促奋进又颇有张弛和力度变化,急促中显得从容自信——施纳贝尔弹得也不见得有这么好。

下页:第三钢琴协奏曲 第四钢琴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