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 CHS 7 64929 2 (2CD)
30 年代中期,海菲兹35 岁左右,进入了他的成熟期.行家们指出,那以后直到他告老退休,三四十年间他的琴艺及演奏中音乐处理的方式乃至细节,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这也意味着海菲兹在小提琴王国的至尊王位上稳稳地坐了几十年而未遇重大挑战.我看今天这情形也没有多少变化。
这套海菲兹唱片就是1934-1937 年间灌录的,只有一首和俄国钢琴家本诺·莫伊塞维奇合作的贝多芬《克鲁采奏鸣曲》是1951 年的录音——我敢说这是你能听到的三四个最好的“克鲁采”演绎之一 (另外两个里面有一个也是海菲兹的,即1960 年与史密斯的合作) ,尤其第二乐章中部一段快奏,海菲兹速度极快,却一点不打马虎眼,而且极富歌唱性.当然这套唱片里最珍贵的,还数1937 年海菲兹与鲁宾斯坦搭档的弗兰克奏鸣曲的演录.大师对大师,争相辉映中不乏默契.老资格的乐迷都知道这是个后人很难企及的名演录。
三首加进钢琴伴奏的帕格尼尼随想曲,尤其是最后一首经海菲兹老师奥尔改编的,其精彩、动听绝对超过了原作以及所有别人的演奏.第二张CD上的19 首作品,除了克莱朗博的《广板》,其余全是近现代作曲家的,维尼亚夫斯基、德彪西、埃尔加、米约、普朗克等等,并且都是我们比较陌生的曲子,难得听到的,所以也更显得珍贵了。
这张唱片的封面左下角有几行小字,说明它是为影片《霍洛维茨——最后的浪漫者》演奏的特辑。
巴赫、莫扎特、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人的作品,由这位80 老人一曲曲弹来,依然充满着青春朝气.巴赫“众赞歌前奏曲”的高尚情感、莫扎特奏鸣曲的温馨典雅、舒伯特即兴曲的洒脱、舒曼《新事曲》的绮丽、肖邦“马祖卡”和“波罗乃兹”的种种忧郁和冲动,还有他的俄国前辈的乡情乡音……
20 世纪有许多杰出的钢琴大师,每一位都曾是那样地光彩夺目.而终究,还是霍洛维茨最令人难忘.这位乌克兰出生的钢琴天才,大半生是在美国度过,却永远是俄国学派的骄傲.谁也不及他演奏的曲目广泛,从创立键盘乐奏鸣曲的斯卡拉蒂到印象派的德彪西、斯克里亚宾,几乎没有霍洛维茨不能弹的作曲家和作品.他在纽约卡内基大厅的独奏音乐会曾经是西方世界音乐生活中的大事.他的唱片录音也曾是接连几代爱乐者们的共同兴趣所在.40 年代他在RCA 和岳父托斯卡尼尼合作,录制了一些至今仍被奉为典范的协奏曲唱片;60 年代霍洛维茨病愈复出,在CBS 留下大批独奏录音;到了80 年代中期,他老人家又为DG 演录了八九张作为最后纪念的优秀唱片.而我推荐的这张,当然是其中最好的两三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