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茨科普芙、菲舍尔—迪斯考演唱
塞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EMI CDC 7 47277 2
陆陆续续花了许多年时间,马勒从德国作家布伦塔诺编辑的德国民歌集里,选出部分篇章,谱成歌曲集《少年魔角》 (又译《青年的魔角》) .一共是21 首,分成两套出版.一套是用钢琴伴奏,有9 首.另一套12 首的,就是这个乐队版的《少年魔角》,也是更常见、更多被演出的一套.12 首歌曲的标题是: (1) 起床号、 (2) 活在世上、 (3) 徒劳、 (4) 莱茵河传说、(5) 少年鼓手、 (6) 哨兵夜歌、 (7) 谁作的这首小歌、 (8) 聪明颂、 (9) 圣安东尼对鱼布道、 (10) 狱堡中的囚徒之歌、 (11) 悲伤中的安慰、 (12) 吹响号角的地方。
当然这个次序并非马勒排定,12 首歌曲本是单独成篇,无所谓先后的.马勒也没有规定演唱是用男声还是女声.你现在看到的这张唱片,是根据12首歌曲不同的风格、情调,分别安排女高音或男中音演唱,有几首还是两位歌手的二重唱.这就是一个很细致、周到的用心了,这样安排不仅使得演唱与歌曲本身的意境更为交融,声乐色彩也更丰富、饱满.你也恐怕早就知道,这两位歌手都是再风光不过的红角儿呢. (菲舍尔—迪斯考后来还和巴伦勃依姆合作,在sony 灌录了钢琴版的9 首《少年魔角》,也唱得那么好! ) 塞尔晚年访欧期间在EMI 录制的几张唱片都很精彩.听第一首歌开头的鼓声,你就知道此片音效有多么好了。
马斯卡尼因晚年投靠过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权,死时 (二次大战结束的1945 年) 很不光彩.不过,他早年写的这部独幕歌剧 (1890 年首演) 却是不朽之作.那时他还只有27 岁,很让他风光了一阵子。
故事讲西西里岛上一个名叫图里杜的乡村青年,一边与村姑桑图扎相爱,一边却又和早先的情人,那个已经嫁给马车夫的洛拉继续来往.桑图扎要报复,将此隐情告诉了马车夫,引起两个男人的一场决斗,图里杜在决斗中丧生,再也没戏了。
剧情很一般,但作为一出独幕歌剧,《乡村骑士》的音乐是既紧凑又动听.其中著名的“间奏曲”,恐怕没有一个爱乐朋友是不熟悉的。
塞拉芬这个1961 年的版本,实际上就是他那个著名的Decca 版,而今由Belart 经特许再版的.Decca 自己也有再版CD 行世,和列昂卡瓦罗的《丑角》 (普拉德利指挥) 同在一个双张套里,编号是421 807-2.你若有了 Decca的那套,塞拉芬的这张也在里边了.此片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录音,舞台的场感极佳,播放起来,好像人物是跑出我的喇叭来唱的.著名的卡拉扬版当然也是历来颇受歌剧迷们竭力推崇的 (DG 419 257-2,3C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