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经典唱片 < 影视戏剧 < 休闲娱乐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海顿-告别交响曲
类别:影音娱乐 作者: ( 字号:   )

第四十八 (玛丽亚·特蕾西亚) 交响曲

沃兹沃斯指挥伊斯特罗波利坦乐团

Naxos 8.550382

有关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的一段传闻是很流行的: 1772 年的夏天,身为埃斯特哈齐亲王宫廷乐长的海顿,照例随其主人离开维也纳到远在匈牙利的夏宫避暑.亲王迷恋此地的美丽,过完了夏天还久留不去,而乐队中除海顿外的其他乐手都不能携带家眷随行,时间一久,厌烦日盛.于是在这首交响曲新作里,海顿耍了个极不寻常的花招,以一段很长的柔板接在终曲快板乐章的末尾,并且在给亲王演出时,让乐手们分别奏完各自的声部,然后吹灭谱架上的蜡烛一一离去.最后乐队里只剩下两个小提琴手还在延捱之际,亲王理会了海顿的用意,果然第二天就下令打道回府了——《告别交响曲》由此得名,虽然听上去这“告别”里更多是恋恋不舍,而并非急于离去的心情。

这个时期是海顿交响曲创作的转折点,由新颖、大胆的探索走向成熟.《第四十五交响曲》居然用了升f 小调,仅此一点就已经出格,更不用说还竟让一部交响曲结束在那样一个缓慢、纤弱、近乎奄奄一息的尾声里!

同一时期的另一部杰作第四十八首,也是在埃斯特哈齐亲王的夏宫写成的.在为来访的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 (她也是匈牙利女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后) 的演出中,颇得女王赞赏,后来就以女王的名字命名了。

海顿交响曲的第八十二至八十七首的六首,因为是1785—1786 年受巴黎“奥林匹克馆音乐会”之委托而作,所以有“巴黎交响曲”的统称.其中的三首另有名称,即第八十二首“熊”、第八十三首“母鸡”和第八十五首“王后”.当然它们都井非出自海顿本人,而是由他的法国崇拜者们加上去的,“熊”的末乐章开头由低音弦乐构成的主题,其低沉的嗡嗡声容易让人联想到熊,或许就是这名称的由来.“母鸡”的名称也差不多是这么来的,首乐章里对应弦乐的有点轻佻的副主题,双簧管吹出一阵咯咯声,柔和而诙谐,听来像是母鸡的鸣叫。

“王后”指的是当时在位的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妮特,她是那一系列音乐会的热心听众,海顿的热情崇拜者.六首里她最喜爱第八十五首,而这首曲子也确有雍容华贵的王家风范,遂被时人以“王后”相称 (亦称“法兰西王后”) .那是1786 年的事,而三年后的1789 年,这位王后就随路易十六一起被法国大革命推勫,并于1793 年上了断头台。

其实无标题的第八十六首才是六首“巴黎”之冠,尤其是被标明“随想曲”的慢乐章,其间充满新颖、惊人的创意.第八十四首也很优异,有一种真正自在的宁静之美。

下页:莫扎特-女人心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