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万善先资集·因果劝 < 因果教育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东岳受戒(出《传灯录》)
类别:因果基础 作者:怀西居士 ( 字号:   )

唐元圭禅师,俗姓李,伊阙人也。永淳二年,受具戒(*指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又叫“大戒”。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后,即被认为取得正式的僧尼资格),后谒安国师,印以真宗,卜庐于泰山之庞坞。一日,有异人峨冠而至,舆从赫奕。问“师能识我否?”师曰:“我等视一切众生,不作分别。”神曰:“我岳帝也,能操人生死之权,何得一目相待?”师曰:“我本不生,汝安能死吾?吾身如空,汝能坏空乎?”神即稽首曰:“我亦聪明正直,胜于余神。愿受正戒,令我度世。”师乃张座秉炉正几,告曰:“付汝五戒。汝能不淫乎?”神曰:“我亦曾娶。”曰“非谓此也,谓无外色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盗乎?”神曰:“我无所乏,焉得有盗?”曰:“非谓此也,谓不因受享而福淫,不奉而祸善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杀乎?”神曰:“实司其柄,安得不杀?”曰:“非谓此也,谓无滥误疑混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妄乎?”神曰:“正直之神,何曾有妄?”曰:“非谓此也,谓先后皆合天心耳。”神稽首曰“能”。又问“汝能不遭酒败乎?”神稽首曰“能”。师曰:“如上五戒,乃佛戒之本。”辩论良久,神曰:“我受师教,当报师恩。乞师命我为世间事,现我小神通,使未信之人,皆生信念。”师辞,固请,乃告曰:“东岩寺之障,空旷无树。北山有之,而非屏拥。汝能移北树于东岭乎?”神曰:“闻命矣。但昏夜间必有喧动,愿师无骇。”即作礼辞去。师送出,观之,见仪卫如王者,云霞瑞霭,环佩幢幡,淩空隐没。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诘朝视之,则北岩松柏,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矣。开元四年丙辰,嘱门人曰:“吾始居寺东岭,没后可塔于此。”言讫,安然而化。

[按]水陆神祇,宿世亦曾修福,但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复昏迷。世有持戒之僧,转世居权要,遂饮酒食肉,毁谤三宝者,皆修福不修慧故。昔世尊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恐其成道,将八十亿众,欲来害佛。而告佛言:“悉达太子,汝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执汝足,掷之海外。”佛告波旬:“我观一切世间,无能掷我海外者。汝于前世曾作一寺主,受一日八戒。布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第六欲天,为大魔王。而我于阿僧祇劫,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汝安能害我?”波旬谓太子:“汝之所言,有何证据?”佛指地言:“此地证我。”说是语已,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为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详载《杂宝藏经》。胡跪: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跪坐方法。一般有左跪、互跪、长跪之分。左跪为左膝著地,右足踏地,以示敬意。互跪为两膝交互跪地。长跪为两膝著地,两胫上空,两足指拄地,挺身而立。佛教规定,比丘实行互跪,比丘尼实行长跪。长跪较互跪容易一些,是为体谅比丘尼身弱之故。)。故知福慧二者,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谓不昧正因矣。所以垂训有云:“不因享祀而降福,不因不奉而降祸。”明明是受戒后语也。世俗不察,枉杀物命,良可慨已。

【白话译文】

唐朝元珪禅师,俗姓李,伊阙(今河南洛阳)人。永淳二年,受具足戒。后拜谒慧安国师,得悟禅宗心法。卜居于泰山庞坞。有一天,来了位头戴高冠、身着盛服之异人,后边车马随从,威风凛凛。一见元珪禅师便问:“禅师可认识我吗?”禅师说:“我平等看待一切众生,不生分别。”神说:“我是执掌人间赏罚与生死的东岳大帝,怎能与平常人一般看待?”禅师说:“我本不生,你怎能使我死?我身如虚空,你能坏得了虚空吗?”神当即向禅师顶礼说:“我也聪明正直,胜过其他神,愿禅师为我授正戒,使我出离六道轮回。”禅师于是张设香案,登上法座,神态庄严地说:“今为你传授五戒。你能不淫吗?”神说:“我虽为神,也曾娶妻的。”师解释说:“不是指此,是说不可有夫妻之外之苟合。”神稽首答道:“能。”又问:“你能不盗吗?”神说:“我无所缺乏,怎会偷盗!”禅师说:“不是指此,是说不会因享受祭祀而使恶人得福,不会因没有祀奉而使善人得祸。”神稽首答道:“能。”又问:“你能不杀吗?”神说:“我既操生死之权,怎能不杀?”禅师说:“不是指此,是说不可滥杀、误杀、疑杀、混杀。”神稽首答道:“能。”又问:“你能不妄语吗?”神说:“我既为正直之神,何时曾有妄语?”禅师说:“不是指此,是说凡所发言语须皆合天心。”神稽首答道:“能。”又问:“汝能不为酒所败坏吗?”神稽首答道:“能。”禅师说:“如上五戒,是佛戒之根本。”接着又开示东岳神许久。神说:“我蒙受师之教诲,当报师恩。敬请师命我做些世间事,让我现些小神通,使不信佛法之人,都能生起信心。”禅师辞谢。神再三请求。禅师告知说:“东岩寺门前,空旷无树,北山虽有许多大树,而不能作屏障。你能把北山之树移到东岭吗?”神说:“敬遵师命。只是夜间必有喧动,请禅师不要惊骇。”说完作礼辞去。禅师送出,往外一看,见仪仗森严如帝王,云霞瑞霭,环佩幢幡,凌空隐没。当天夜晚,果然暴风吼雷,奔云震电。第二天早晨一看,北岩的松柏已全部移至东岭,成排耸立,如同种植。开元四年丙辰,禅师嘱咐门人说:“我一向居住东岩寺之东岭,死后可在此建塔。”说完,安然而化。

[按]能成为水陆神祇,必然宿世也曾修有福德,只因不能发菩提心,所以一受福报,便又糊涂。世上有持戒之僧,转世后位居权贵,即恣意饮酒食肉,毁谤三宝,都是因其前世修福不修慧之缘故。当年佛未成道时,在菩提树下端坐,魔王波旬,唯恐他成道,率领八十亿魔军,要来害佛,恐吓佛说:“悉达太子,你赶快起身离开,若再不离开,我要执你的脚,把你抛到海外去。”佛告诉波旬说:“我看一切世间,没有谁能把我抛掷海外的。你在前世,曾作一寺主,受过一曰八关斋戒,布施辟支佛一钵食,所以生第六欲天,为大魔王。而我于无量劫以来,广修功德,供养无量诸佛,你如何能害得了我。”波旬对太子说:“你所说之话,有何证据?”佛指地说:“此大地可为我作证。”话音刚落,即时大地震动,无量地神从地涌出,胡跪合掌,齐声对佛说:“我等皆可作证,如佛所说,真实不虚。”因此当知,福慧二者必须兼修,不可偏废。东岳圣帝,可说是不昧正因了。所以他曾垂训说:“不因享祀而降福,不因不奉而降祸。”分明是他受戒后所说之语。世俗之人无知,枉杀物命,实堪令人浩叹啊!

下页:关公护法(见道书《关帝经注》)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