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鲁迅书话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儒术
类别:文学杂谈 来源: ( 字号:   )

元遗山在金元之际, 为文宗, 为遗献, 为愿修野史, 保存旧章的有心人, 明清以来, 颇为一部分人士所爱重.然而他生平有一宗疑案, 就是为叛将崔立颂德者, 是否确实与他无涉, 或竟是出于他的手笔的文章。

金天兴元年 (一二三二) , 蒙古兵围洛阳;次年, 安平都尉京城西面元帅崔立杀二丞相, 自立为郑王, 降于元.惧或加以恶名, 群小承旨, 议立碑颂功德, 于是在文臣间, 遂发生了极大的惶恐, 因为这与一生的名节相关, 在个人是十分重要的。

当时的情状, 《金史》《王若虚传》这样说——

天兴元年, 哀宗走归德.明年春, 崔立变, 群小附和, 请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书省命, 召若虚为文.时奕辈恃势作威, 人或少忤, 则谗搆立见屠灭.若虚自分必死, 私谓左右司员外郎元好问曰, “今召我作碑, 不从则死, 作之则名节扫地, 不若死之为愈.虽然, 我姑以理谕之.”……奕辈不能夺, 乃召太学生刘祁麻革辈赴省, 好问张信之喻以立碑事曰, “众议属二君, 且已白郑王矣! 二君其无让.”祁等固辞而别.数日, 促迫不已, 祁即为草定, 以付好问.好问意未惬, 乃自为之, 既成, 以示若虚, 乃共删定数字, 然止直叙其事而已.后兵入城, 不果立也。

碑虽然“不果立”, 但当时却已经发生了“名节”的问题, 或谓元好问作, 或谓刘祁作, 文证具在清凌廷堪所辑的《元遗山先生年谱》中, 兹不多录.经其推勘, 已知前出的《王若虚传》文, 上半据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 后半却全取刘祁自作的《归潜志》, 被诬攀之说所蒙蔽了.凌氏辩之云, “夫当时立碑撰文, 不过畏崔立之祸, 非必取文辞之工, 有京叔属草, 已足塞立之请, 何取更为之耶? ”然则刘祁之未尝决死如王若虚, 固为一生大玷, 但不能更有所推诿, 以致成为“塞责”之具, 却也可以说是十分晦气的.然而, 元遗山生平还有一宗大事, 见于《元史》《张德辉》传——

世祖在潜邸, ……访中国人材.德辉举魏璠, 元裕, 李冶等二十馀人.……壬子, 德辉与元裕北觐, 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 世祖悦而受之.因启: 累朝有旨蠲儒户兵赋, 乞令有司遵行.从之。

以拓跋魏的后人与德辉, 请蒙古小酋长为“汉儿”的“儒教大宗师”, 在现在看来, 未免有些滑稽, 但当时却似乎并无訾议.盖蠲除兵赋, “儒户”均沾利益, 清议操之于士, 利益既沾, 虽已将“儒教”呈献, 也不想再来开口了。

由此士大夫便渐渐的进身, 然终因不切实用, 又渐渐的见弃.但仕路日塞, 而南北之士的相争却也日甚了.余阙的《青阳先生文集》卷四《杨君显民诗集序》云——

我国初有金宋, 天下之人, 惟才是用之, 无所专主, 然用儒者为居多也.自至元以下, 始浸用吏, 虽执政大臣, 亦以吏为之, ……而中州之士, 见用者遂浸寡.况南方之地远, 士多不能自至于京师, 其抱才缊者, 又往往不屑为吏, 故其见用者尤寡也.及其久也, 则南北之士亦自町畦以相訾, 甚若晋之与秦, 不可与同中国, 故夫南方之士微矣.然在南方, 士人其实亦并不冷落.同书《送范立中赴襄阳诗序》云——

宋高宗南迁, 合淝遂为边地, 守臣多以武臣为之.……故民之豪杰者, 皆去而为将校, 累功多至节制.郡中衣冠之族, 惟范氏, 商氏, 葛氏三家而已.……皇元受命, 包裹兵革, ……诸武臣之子弟, 无所用其能, 多伏匿而不出.春秋月朔, 郡太守有事于学, 衣深衣, 戴乌角巾, 执笾豆罍爵, 唱赞道引者, 皆三家之子孙也, 故其材皆有所成就, 至学校官, 累累有焉.……虽天道忌满恶盈, 而儒者之泽深且远, 从古然也。

这是“中国人才”们献教, 卖经以来, “儒户”所食的佳果.虽不能为王者师, 且次于吏者数等, 而究亦胜于将门和平民者一等, “唱赞道引”, 非“伏匿”者所敢望了。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及次日, 上海无线电播音由冯明权先生讲给我们一种奇书: 《抱经堂勉学家训》 (据《大美晚报》) .这是从未前闻的书, 但看见下署“颜子推”, 便可以悟出是《颜之推家训》中的《勉学篇》了.曰“抱经堂”者, 当是因为曾被卢文弨印入《抱经堂丛书》中的缘故.所讲有这样的一段——

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 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 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 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 汝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 千载终不为小人也.……谚曰, “积财千万, 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 无过读书也。

这说得很透彻: 易习之伎, 莫如读书, 但知读《论语》《孝经》, 则虽被俘虏, 犹能为人师, 居一切别的俘虏之上.这种教训, 是从当时的事实推断出来的, 但施之于金元而准, 按之于明清之际而亦准.现在忽由播音, 以“训”听众, 莫非选讲者已大有感于方来, 遂绸缪于未雨么? “儒者之泽深且远”, 即小见大, 我们由此可以明白“儒术”, 知道“儒效”了。

五月二十七日。

□1934 年6 月刊于北平《文史》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署名唐俟□收入《且介亭杂文》

下页:食人人种的话译者附记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