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名人的童年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诗书画“三绝”-郑板桥
来源:历代名人的童年 作者: ( 字号:   )

郑燮 (1693~1765) , 字克柔, 号板桥, 江苏兴化县人, 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扬州八怪"中的最杰出者, 被后人称为诗、书、画"三绝"。

郑板桥小时候家里很穷, 在他需要庇护和爱抚时, 母亲却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在板桥幼小的心灵中, 早早地播下了痛苦的种子.尽管母亲没有把他养育成人, 但却给了他一个聪明伶俐的脑瓜.少年时代的郑板桥, 赋诗撰文就已经很有成就了。

在兴化镇读私塾的郑板桥, 没有被生活的贫困缚住手脚, 相反却更加发奋苦读.私塾老师看到这样一个有出息的穷弟子, 不但不嫌弃, 还倍加爱护.1703 年的暮春时节, 只有10 岁的郑板桥随同私塾老师一起出外郊游。

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 正准备坐在两块石头上闲谈时, 郑板桥突然发现水中有一个鼓鼓囊囊的东西, 便随口喊道: "先生, 你看那是什么?"塾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瞧, 果然有一堆异物漂在水面, 经师徒仔细辨认, 确定是一具女尸.老师见此惨景, 心中产生一种痛惜之情, 不觉随口吟出一首诗:

"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 七魄泛波涛."

塾师刚念完他的诗, 郑板桥就急着问: "先生, 您认识这个少女吗?"

老师摇摇头说: "不认识! "郑板桥又紧紧追问: "那您怎么知道这位少女刚好16 岁呢?"看到老师又摇头, 小板桥又接着问下去: "先生既然没有亲眼看见这位姑娘是怎样落水身亡的, 又怎么可断定她是“风吹落小桥”呢?"

还没等塾师来得及回答, 他又一阵连珠炮: "您能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逐流吗?即使在浪里打转又怎么能看见?"私塾先生尽管被郑板桥问得哑口无言, 但他觉得板桥的话很有道理, 且很有趣.于是塾师并不生气, 和颜悦色地问郑板桥: "依你看, 这诗应该怎么个说法?"郑板桥皱了皱眉头, 心情沉重地吟咏道:

"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 粉面泛波涛."

私塾先生听罢郑板桥的诗, 连声称赞: "改得好, 改得好! 很有独到之处."

郑板桥的字画和诗一样有名气.其中的奥妙, 还是在于勇于革新, 不盲从他人, 终于自成大家.板桥画竹最有名气, 同时喜欢题诗一旁.他画的《墨竹图》配的诗是:

画竹插天盖地来,

翻风覆雨笔头栽.

我今不肯从人法,

写出龙须凤尾排。

在这首诗中, 他算是把自己品评到家了.郑板桥自幼苦学, 名声大噪以后, 不仅国内有无数的崇拜者, 连朝鲜国的宰相李艮, 也慕名前来拜见, 并再三恳求他题诗赠画, 回国后奉为翰墨珍宝。

下页:诗成泣鬼神-李贺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