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名人的童年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真才子”-袁枚
来源:历代名人的童年 作者: ( 字号:   )

袁枚 (1716~1798) , 字子才, 号简斋, 浙江钱塘人, 在清代乾隆时期的诗坛上被赞誉为"奇才""真才子", 并被公认为诗坛领袖。

袁枚幼年时家境贫困, 但他天资聪颖, 又嗜书如命, 勤奋好学, 因此进步很快.少年袁枚买不起书读, 就借书看, 或者到书店去站着看书.他往往是一手翻书, 一手执笔, 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地摘录, 摘录好后, 他就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 这样积累一多, 写诗、作文、议论就可以顺手拈来, 左右逢源了。

9 岁以前, 袁枚除了读"四书"、"五经"外, 对唐诗宋词还一无所知, 弄不清什么叫诗.9 岁那年, 他偶然从别人家里借了几本《古诗选》, 这本书引发了他对诗歌的极大兴趣, 他吟咏、抄写、背诵, 很快就熟悉了历代诗歌的发展与特点, 天天摹仿着写诗, 居然写得清新流畅。

一天, 袁枚随着大人们游览杭州吴山, 拾级而上, 站在山顶鸟瞰.杭州城里千家万户尽在脚下, 山腰云雾缭绕, 云蒸霞蔚.大人们有的捋髭, 有的赞叹, 有的感喟"眼前有景道不得", 有的只能连声赞美"好景好景! "这美景触发了袁枚心中的灵感, 他当即吟了一首五言诗, 其中两句说道: "眼前两三级, 足下万千家."大人们都非常惊异于袁枚的诗才, 说这首诗想象力丰富、亲切自然.晚年, 已是老态龙钟的袁枚重游吴山, 回忆9 岁时写的这首诗, 仍很感慨地说道: "童语终是真语啊! "

袁枚12 岁那年考中秀才, 在家乡一带被誉为"神童", 但他出身贫微, 影响了他的进一步深造和发展.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 托人带袁枚到广西桂林袁鸿处继续深造.有一天, 广西巡抚金鉷共看见袁枚相貌不凡, 想试试他的才学, 让他以"铜鼓"为题写一篇赋, "铜鼓"是广西边境的一个地名, 当时正值越南大肆入侵, 才华横溢的袁枚略加思索, 挥笔立就.金鉷一看满纸金玉, 文采飞扬, 极为赞赏, 力荐他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这次考试, 生员一共193 人, 只录取15 名.袁枚虽然名落孙山, 但是由于他年纪最小, 所以顿时名满京城.3 年后, 他考取了进士。

袁枚曾任过几年县令, 中年以后辞官, 专心从事诗文创作.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同代诗人赵翼读了袁枚诗集后写诗称赞道:

八扇天门迭荡开, 行间字字走风雷.

才子果是真才子, 我要分他一斗来。

下页:边塞诗人-王之涣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