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散文赏析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劝学
来源:古代散文赏析 作者: ( 字号:   )

(节选自《荀子》)

君子曰①:学不可以已。青②,取之于蓝③,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ōng)绳④,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⑥,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子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⑨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ì)⑩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11)也,而闻者彰。假奥马者(1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1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14)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15),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ī)步(16),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17)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18),.功在不舍。锲(19)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20)。螾(21)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22),非蛇蟺(23),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后世也称荀卿。赵国人。为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曾游学于齐国和楚国。晚年教授弟子并从事著述,李斯(秦代政治家,对秦始皇统一六国起了较大作用)、韩非(战国时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都是他的学生。

作为先秦后期的儒者,他对于春秋以来的儒学,既有继承,又有独创。荀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的教育思想是系统的,其著作自成体系,并涉及到哲学、政治、军事、典章制度等方面。著有《荀子》共32 篇。

[简注] ①君子:古代是指知识分子中受过教育、懂得经书、能遵守礼义的人。

②青:靛青,一种染料。

③蓝:作青色颜料用的一种植物。

④本直中绳:中:合于。下同。绳:指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墨线。

⑤輮:同“糅”,用火烘烤,使木弯曲。

⑥槁暴:晒干。槁:干枯。暴:同“曝”,晒。

⑦金就砺(音lì历)则利:金:这里指刀类。就:凑近、靠拢。砺:磨刀石。

⑦参省乎己:参:同“三”。省:反省。乎:相当于“于”。

⑨知明而行无过:知:同“智”。行:行为。

⑩跂:提起脚跟。

(11)加疾:加大,加强,指声音更加宏亮。疾:壮。

(12)“假舆马者”二句:假:借助。下同。利:快,迅捷。

(13) “假舟楫者”三句:楫,桨。能水:善游泳。绝:横渡。

(14)生:王念孙《读书杂志》以为当读作“性”。资质、禀赋。

(15)“积善成德”三句:善:善事。德:品德。神明:高度的智慧。圣心:圣人的修养。

(16)跬步:半步。

(17)骐骥:骏马。

(18)“驽马十驾”二句:驽马:劣马。十驾:十日之程。舍:停止。

(19)锲:刻。

(20)镂:雕刻。

(21)螾(音yǐn 引):同“蚓”,蚯蚓。

(22)蟹八跪而二螯:八:本作“六”。跪:足。螯:节肢动物的变形的第一对足,状如钳子,能开合,用此取食或自卫。

(23)蟺:同“鳝”。

[导读]《劝学》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篇著名作品。这篇作品极少抽象说教,而是运用譬喻和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方法。人们通过浅近明白的道理和具体生动的形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文章开宗明义,首先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接着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一是以青胜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一生活现象作为论据,说明人们必须向前人学习,后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取得不断进步,必然会超过前人。

二是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和“金就砺则利”相比。指出客观条件变化,可以引起事物自身特性的改变。人们如果博学又能用所学到的事理时刻对照省察,就会智慧高明而不犯错误。

三是用冥思苦想不如实地去学习和登高才能望远,顺风而呼闻者彰明,以及借助舆马、舟楫等生活事例作比,从同一个角度反复说明君子利用客观条件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还论述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作者以“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为衬托,阐明了想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作者进一步用骐骥、驽马、朽木、金石两组四个比喻,论述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说明了滴水穿石、铁杵成针的道理。

《劝学》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作者将珠串璧连的比喻与言简意赅的议论溶为一体,契合无间,达到交相辉映的地步。文章中还善于运用大量短句、排比和对偶的句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文章的主旨,呈现出错综与齐整之美,增强了全文的气势和雄辩的色彩,感染力极强。全篇语言精炼有力,干净利落,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对后世文学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页:送董邵南序 韩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