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民间故事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来源:世界民间故事宝库 作者: ( 字号:   )

〖中国〗

古长城山海关东门箭楼上, 挂着一块横额巨匾, 上面写着: "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 笔法苍劲有力, 庄重而不呆滞, 潇洒而不轻佻.其中的"一"字长一丈三尺三寸; 繁写的"关"字一竖长一丈四尺五寸; "一"字一笔不显单薄; "关"字多笔不显纷繁."天下第一关"这块名匾, 传说是明朝的一位书法家写的。

在明朝成化②年间, 山海关附近有个叫萧显的举子, 少年时代就擅长书法.由于他的字写得好, 当地人还把他写的字刻在石碑匕呢! 萧显的书法虽然很出名, 但他家里很穷, 所以仍然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有一年, 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要开科考试.消息传到萧显耳朵里, 他也想到京城去赶考, 可是穷得连一两银子也没有.去向别人借吧, 穷人没有钱, 富人又不肯借, 萧显实在为难.俗话说: "穷帮穷, 富帮富."邻居中有位孤老太婆, 没儿没女, 大家都叫她"孤老", 听说萧显有难处, 她就把家传的一块古砚拿出来, 卖了十两银子, 给萧显送去了.萧显非常感谢孤老, 他说: "我萧显虽然很穷, 但也不能轻易要您的银子.听说皇上要给山海关东门箭楼上挂块“天下第一关”的横匾, 我现在把字写好, 等皇上下了圣旨, 您老人家把字交给总镇大人献上去, 一定有您的好处."萧显说完, 提笔一挥而就.孤老一看萧显写了"天下第关"四个大字, 其中还缺个"一"字, 就说: "五个字你只写了四个, 这怎么行呢?"萧显听了, 微微一笑, 说: "老人家请尽管放心, 您把这四个大字交给总镇大人, 如果他问您, 就说那个“一”字在晾晒时, 被一阵风刮走了.“一”字很好写, 大人就痢耠人补写一个吧! 这个“一”字如果补写不上, 他就得向皇上奏本, 皇上定会下圣旨找人补写, 到那时您再来找我好了."说完, 收拾行李, 带上银两, 上京赶考去了。

萧显走后不久, 皇帝果真下了一道圣旨, 贴出皇榜, 招聘天下名士书写"第下第一关"的横匾.孤老听说, 就带上"天下第关"四个大字, 去见山海关总镇大人.总镇看见这苍劲有力的几个大字, 非常高兴, 但仔细一看, 少一个字, 就说: "皇上要的是“天下第一关”五个字, 你怎么只有四个呢?"

孤老回答说: "写匾的人当初是写了“天下第一关”五个字, 没想到在晾晒的时候, 被风刮走了个“一”字.大人, 这“一”字不难写, 您就痢耠人补上吧! "总镇大人一想, 可不是, 写个"一"还不容易?于是挥挥手, 对孤老说: "这里没你的事了, 回去吧! "

孤老一想: 不对呀, 他还没给我赏银呢! 于是就说: "大人, 这赏银到哪里去领啊?"

"什么赏银! 你把“一”字弄丢了, 这事若被皇上知道, 怪罪下来, 还有你的命吗! 快快离开这里."总镇大人想独吞这笔赏银, 就把孤老撵走了.总镇连夜策马进京, 把"天下第关"四个字亲自献给皇帝.皇帝见了,

大加赞赏.可就是缺个"一"字.皇帝问总镇: "“一”字哪里去了?"总镇照着孤老的话回奏了一番.皇帝说: "那么, 你就招人来写个“一”字吧."

总镇领了圣旨, 招来了許許多多能书善写的名士, 可是这些名士,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写来写去, 写出的"一"字, 不是长了, 就是短了, 不是粗了, 就是细了, 怎么也配不上"天下第关"四个字.总镇正在着急时, 有个谋士替他出主意说: "大人可给皇上奏本, 只要皇上肯出重赏, “一”字就不难写出来."总镇听谋士说得有理, 当天就向皇帝奏本.皇帝见了奏本之后, 又下了一道圣旨: "谁能找到写“天下第关”四个字的人, 补上“一”字, 就赏赐他黄金百两, 白银千两; 有官的加两级, 无官的赏给官做."

总镇见皇帝出的重赏, 乐得心都开了花.可是, 到哪里去找那个写"天下第关"的人呢?那个谋士又给他出主意, 连夜把孤老传到总镇衙门, 限她半月之内把那个写字的人找来, 把"一"字给补上: 如果找不到那个写字的人, 就要重重治罪.孤老听了总镇的一番话, 知道皇上又下了圣旨, 她想起萧显临行时的话, 就一口答应了.孤老回家收拾起包裹, 拄上拐杖, 上京城找萧显去了。

孤老历尽千辛万苦, 来到了京城.终于找到了萧显的府上.萧显听说孤老来了, 忙叫仆人把老人家请进书房.孤老说明来意, 萧显说: "好吧, 您老人家先休息几天, 我自有安排."

孤老在萧府休息了三天, 吃的是山珍海味, 盖的是锦缎绸被.萧显每天陪着孤老闲聊, 就是不见他提起写"一"字的事.这天孤老问萧显说: "萧相公, 什么时候才给我写“一”字啊?"萧显说: "您老人家帮我磨墨吧."说着, 用手指了指放在书房墙角落里的一只小缸说: "您把磨好的墨汁倒进去, 什么时候装满, 我什么时候写."

从那天起, 孤老天天坐在书房里磨墨, 磨呀磨, 一直磨了七天七夜, 墨汁才装满一缸.这天清早, 萧显叫仆人抬来一张两丈多长的条案, 上面铺上半尺厚、一丈五尺长的宣州玉版宣纸.一切准备停当, 萧显这才对孤老说: "现在还不能写, 得吃过午饭才能写.不过, 还得请您老人家帮忙."孤老说: "只要我能办到的, 萧相公只管说."萧显说: "这顿午饭还得请您老人家像当年写“天下第关”四个字的时候一样, 给我做一顿白豆干饭, 萝卜粉条汤, 让我吃饱了才能写好这个“一”字."孤老答应了.这天中午, 她真的给萧显做了一顿白豆干饭和萝卜粉条汤.萧显饱餐了一顿, 这才准备写"一"字。

萧显写字的方法很特别, 一不用笔, 二不用手, 只见他把头发解开, 用绳把头发齐根扎好, 像一把"绳刷子"立在头上.这时, 只见他猛地把头一低, 把头上的"绳刷子"伸到墨汁缸里, 用力一搅, 蘸饱浓墨, 又猛地一抬头, 把头发一甩, 叭的一声, 浓墨不偏不倚, 正甩在铺好的宣纸上, 接着一挫、一拖、一顿, 一个"一"字就写出来了.真是笔法如神, 笔锋有力.这时, 再看萧显, 只见他浑身汗湿, 筋疲力尽.他休息了一会, 才把写好"一"字的玉版宣纸卷好, 双手捧着交给孤老.萧显说: "这个“一”字够您老人家吃穿后半辈子了."孤老叹口气说: "唉, 有山海关总镇大人在, 我能得到多少赏银呢! "萧显听孤老讲的也是, 就说: "这佯吧, 明日我领您老人家面见皇上, 把“一”字献上去."萧显附着孤老的耳朵又如此这般他说了一番.第二天, 萧显领着孤老面见皇帝.孤老把那个"一"字呈献上去, 皇帝看了非常高兴, 立即命令能工巧匠把字刻在匾上.皇帝赏给孤老百两黄金, 千两白银, 还问她能做什么样的官.孤老说: "我一个孤老婆子, 哪里会做官, 这字是兵科给事中萧显写的, 他是一个真正有才学的人, 皇上该给他升官晋级."皇帝听了孤老的话, 立即封萧显做福建按察佥事.孤老见皇帝封了萧显, 又跪下磕了个头说: "皇上开恩, 这赏银我老婆子不敢要."皇帝问: "这是为什么?"孤老说: "头一回我献“天下第关”四个字, 不仅赏银领不到, 总镇大人还把我赶出衙门.这回我带着这么多的赏银回山海关, 总镇大人岂不要杀我的头哇! "皇帝大吃一惊: "竟有这等事?"萧显急忙跪下说: "山海关总镇瞒上欺下, 理应治罪."皇帝真的下旨撤了山海关总镇的职, 孤老这才带了赏银回山海关去了。

从那以后, "天下第一关"的横额巨匾, 便高高地悬挂在山海关东门箭楼上了。

下页:夜明珠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