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智慧故事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女英雄花木兰
来源:勇敢机智的故事 作者: ( 字号:   )

木兰是商丘城东南济阳集的人.济阳集北边有个木兰祠, 不知什么时候建的, 后来兵荒马乱, 祠堂没人修, 房屋慢慢毁掉了, 只剩下一块大石碑, 上边刻的都是木兰的故事.商丘县志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古时候济阳属谯; 木兰是隋朝人, 姓魏.不知为什么, 后来编戏的把她编成姓花了。

木兰的父亲是一位能征惯战的老将军.隋朝末年, 突厥不断兴兵侵略中华, 老将军在边关杀敌立了很多功劳, 也落了一身伤残, 只好告老还家养病。

这一年, 突厥人又突然发来大兵, 要夺隋朝的江山, 势头儿猛得很.把守边关的兵将抵挡不住, 眼看敌人就要打到内地来.朝廷急忙传旨: 在军籍的一律都得赶紧去边关迎敌。

木兰听说身残多病的爹爹又要从征, 急得不知怎么才好.她爹可不在乎, 一见军贴, 连忙命女儿给他备马.打惯仗的人嘛, 一听说边关吃紧就心里冒火.可是人老不比当年, 老将军把盔甲往身上一披, 觉得沉了; 刀往手里一掂, 觉得重了.他骑惯的那匹战马老了, 从街上又买了一匹.谁知这匹马欺生, 老将军往它跟前一偎, 它又踢又蹦.老将军连上三次都没上得去, 还差一点儿被它摔在地上.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心中暗叹: "老了啊, 老了! "

可是他不敢叹出声来.为啥?他心里明白: 自己年老体衰, 身边只有一男一女, 儿子年幼, 还是个顽童; 女儿木兰虽然大了, 武艺也十分高强, 可那时女孩儿家不兴当兵打仗.他就是说上八个"老了", 也没人来替他, 只能叫全家人为他担心.老将军重新抖擞精神, 正要再次上马, 老伴上来阻止说: "木兰她爹, 像你这风一刮就倒的身体, 别说这马淘气, 即使它服服贴贴让你骑上, 到了边关又怎么打仗呢?"

木兰是一个孝顺的女儿, 见到这种情况, 在一旁早就打好了主意, 她要替父从军.她正要把这个想法儿直说出来, 可自古没有女孩儿家从军打仗的规矩, 怕爹娘不允, 话儿在喉咙眼里冲了几冲, 没说出来.如今见娘上来劝爹, 心里急得不知怎样才好, 就说: "爹, 您老人家先歇一歇, 让女儿来驯驯这匹烈马! "说着纵身一跃, 骑上了马背.那马立时抖起鬃毛, "咴咴"地叫着, 连掀带蹦地撒起野来.只见木兰稳稳坐在马背上, 一手拢缰, 一手扬起马鞭朝马屁股上猛抽几下, 那马就服服贴贴了, 一拧尾巴, 前蹄一伸, 后蹄一蹬, 像只离弦箭一样射了出去.马飞也似的跑, 木兰却像骑在木头马上一样, 一会儿, "镫里藏身", 一会儿"松枝倒挂", 一会儿"鹞子翻身",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爹娘见她那个英武劲儿, 不禁满口称赞。

木兰驰马跑了一圈, 然后收住马缰, 稳稳当当来到二老面前.娘望着木兰对老伴说: "这马在你手里是只老虎, 可到了这妮子手里就成了绵羊了."

木兰爹说: "是啊是啊, 这丫头的武艺, 比起我当年来, 只怕还要强几分哪! "

木兰一听, 趁热打铁地说: "爹说的可是实话?"爹说: "这丫头, 爹啥时候撒过谎呢?"木兰说: "这样说来, 如果孩儿女扮男装, 替父从军, 为父尽孝, 为国尽忠, 爹是会答应的了! ""哎……这使不得, 使不得! ""怎么使不得?""你女扮男装, 即使能够瞒得过去, 可你已定了婚.定了婚的闺女就算婆家的人啦, 况且你婆家又送过了好儿 (定下了完婚的日子) , 爹爹怎能做得了主啊?"木兰再也没有话说, 只好含着眼泪避开了爹娘.木兰娘看透了女儿的心事, 她疼女儿, 也疼老伴, 眼下无可奈何, 只好帮着女儿说话: "我看这丫头的主意也使得.你不如去跟亲家说说.如果亲家不同意, 你再上阵也不迟呀! "老将军想来想去, 只好这样做了。

木兰的婆家姓赵, 住在商丘城南、离济阳集不远的柘城, 公爹也是一位久经疆场的老将.木兰爹见了亲家, 寒暄了几句后才提及此事, 亲家一连说: "好! 好! 我家俊生也闹着要替我应征, 缠得我没有办法, 只是碍着他的婚期将到; 我正打算前去跟亲家商议呢! “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既然孩子们有志报国, 咱就成全他们.等他俩平贼回来再说完婚的事."

就这样, 木兰的愿望实现了.两家老人说定, 让他俩冒充结拜的把兄弟一路同行。

到了军中, 木兰被分到前线打仗, 赵俊生被分去押送粮草。

木兰从小跟爹练就一身好武艺, 爹又教她读过兵书, 向她传过兵法, 这次正好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一连战败了突厥的几个上将.从此, 敌人跟她交手, 没有一个不胆怯的.她很快成了战场上赫赫有名的战将, 被提拔为阵前将军.俊生每次听到木兰立功的消息, 就在心里暗暗为她高兴.他自己也干得起劲, 押运粮草从来没误过事。

有一次, 赵俊生到内地运粮草回来, 突然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 木兰在战场上中了敌人的暗箭, 伤得很重.赵俊生担心得吃不下饭, 睡不着觉, 总是想去看望木兰, 因怕露了马脚, 每次都是走到木兰的帐前又拐了回去.后来他终于忍耐不住, 走进了木兰的大帐。

木兰正在重病中, 听人报说有一位哥哥来看望她, 立刻振作了精神.她离家这几年虽然一仗接着一仗打, 没工夫想别的事, 但自从躺在病床上, 就不由得思念起家乡和亲人来她想念爹, 想念娘, 想念她那顽皮可爱的小弟弟, 想念她住的村庄和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但敌寇未平, 虽然想念, 也不能回家探望.如今听说有一位哥哥来看望她, 她是多么高兴啊! 因为她曾事先与赵俊生約好, 为了避嫌, 不到得胜还乡的时候, 谁也不許跟谁见面, 所以她并没想到来的是俊生.当她看到来人正是赵俊生时, 顾不得责备他违約, 心里已是热乎乎的了.她望着身边的待从, 口里朝赵俊生喊着哥哥, 那个眼泪呀, 止不住的往外流.赵俊生坐在木兰的对面, 说是因为押运粮草事忙, 没来看望她.木兰只是点头, 却说不出话来.只为怕被人看出破绽, 两人虽然同在军中, 中间好像隔了一座山啊!

木兰想到自己箭伤很重, 找了几个医生都没治好, 便伤心地对俊生说: "恐怕我这伤不会好了! 为杀敌死在疆场, 自己的生命没什么可惜的.只是今后不能在二老堂前尽孝.有朝一日哥哥若得还乡, 望你在二老面前为我请罪."俊生知道木兰说的"二老"是指公婆, 也就是他自己的父母, 不由一阵感动说: "你不要多想, 安心养伤.日后若因箭伤落下残疾, 我情愿把你接到家中, 侍奉终生."木兰见俊生对自己如此真诚, 更加热泪纵横, 感激地说: "你的话,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

元帅把木兰的功绩和病情一同奏明了皇上, 皇上把最好的医生派到边关为木兰治伤.过了几个月, 木兰的箭伤终于被治好了.她又像没中箭时一样, 跃马挺枪, 到阵上杀敌了。

敌人终于被打得大败, 边关用不了那么多人, 兵将们一批批离开边关, 回家乡去了.赵俊生也回到城.木兰因为是名将, 边关暂时离个开她, 她就留了下来.突厥贼被打得再也不敢侵犯了, 朝廷才传旨撤军, 边关只留下少量兵马继续把守.木兰替父从军那年仅只20 岁, 如今已经32 了.离家从军时她还是个水灵灵的姑娘, 如今她的脸上也生了皱纹.这时, 国家的危机解除了, 朝廷要对所有的将领论功封赏.木兰为父尽了孝, 为国尽了忠, 功名利禄一点也没看在眼里, 她巴不得一步迈回家去跟亲人团聚, 并了却自己的终身大事.归心似箭, 她编个理由向皇上告了假, 骑上快马, 昼夜不停地往家急赶。

直到这会儿, 从元帅到士兵, 谁也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皇上打算封她个兵部尚书的官职, 并且念她32 岁尚未婚配, 还打算把她招为附马呢.可是一等再等, 木兰也不回京受封领赏.朝廷不知是怎么回事, 派人到商丘一打听, 才知道木兰原来是个大姑娘, 回乡的第二天就跟赵俊生完婚了.朝廷不但没怪她欺君, 还派人给她和赵俊生送了块"天佑良缘"的金匾和好多礼品哩!

后来有人为木兰编了一首歌, 名叫《木兰词》.直到这会儿, 人们想起木兰来, 还都不由自主地唱着这首词呢。

下页:潘星兰和杨大兰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