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林清玄散文集 < 文学故事 < 首页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有情生
来源:文学百科 作者:林清玄 ( 字号:   )

我很喜欢英国诗人布雷克的一首短诗:

被猎的兔每一声叫, 就撕掉脑里的一根神经;云雀被伤在翅膀上, 一个天使止住了歌唱。

因为在短短的四句诗里, 他表达了一个诗人悲天悯人的胸怀, 看到被猎的兔子和受伤的云雀, 诗人的心情化做兔子和云雀, 然后为人生写下了警语.这首诗可以说暗暗冥合了中国佛家的思想。

在我们眼见的四周生命里 (也就是佛家所言的“六道众生”) , 是不是真是有情的呢? 中国佛家所说的“仁人爱物”是部是说明着物与人一样的有情呢?

每次我看到林中歌唱的小鸟, 总为它们的快乐感动;看到天际结成人字, 一路南飞的北雁, 总为它们互助相持感动;看到喂饲着乳鸽的母鸽, 总为它们的亲情感动;看到微雨里比翼双飞的燕子, 总为它们的情爱感动.这些长着翅膀的飞禽, 处处都显露了天真的情感, 更不要说在地上体躯庞大, 头脑发达的走兽了。

甚至, 在我们身边的植物, 有时也表达着一种微妙的情感, 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机缘和生命力;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那些在阳光雨露中快乐展开叶子的植物, 感觉高大树木的精神和呼吸, 体会那正含苞待开的花朵, 还有在原野里随风摇动的小草, 都可以让人真心的感到动容。

有时候, 我又觉得怀疑, 这些简单的植物可能并不真的有情, 它的情是因为和人的思想联系着的;就像佛家所说的“从缘悟达”;禅宗里留下许多这样的见解, 有的看到翠竹悟道, 有的看到黄花悟道, 有的看到夜里大风吹折松树悟道, 有的看到牧牛吃草悟道, 有的看到洞中大蛇吞食蛤蟆悟道, 都是因无情物而观见了有情生.世尊释迪牟尼也因夜观明星悟道, 留下“因星悟道, 悟罢非星, 不逐于物, 不是无情”的精语。

我们对所有无情之物表达的情感也应该做如是观.吕洞宾有两句诗: “一粒粟中藏世界, 半升铛内煮山川”, 原是把世界山川放在个人的有情观照里;就是性情所至, 花草也为之含情脉脉的意思.正是有许多草木原是无心无情, 若要能触动人的灵机则颇有余味。

我们可以意不在草木, 但草木正可以寄意;我们不要叹草木无情, 因草木正能反映真性.在有情者的眼中, 蓝田能日暖, 良玉可以生烟;朔风可以动秋草, 边马也有归心;蝉嗓之中林愈静, 鸟鸣声里山更幽;甚至感时的花会溅泪, 恨别的鸟也惊心……何况是见一草一木子性情之中呢?

下页:与父亲的夜谈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