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论语译文及注释 < 善书推荐 < 首页 :当前
述而篇第七
来源:传世名著百部 作者:孔子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注释]

[译文]孔子说:“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我可以自比于商朝时的老彭。”

[原文]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注释]识(志):记住。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徙:迁移。

[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

[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注释]燕居:闲居。申申:衣冠整洁。夭夭:轻松舒适。

[译文]孔子在家没事时,衣冠整洁,悠闲自在。

[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注释]

[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严重啊!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注释]

[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束脩(修):十条干肉。

[译文]孔子说:“只要带了见面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悱(匪):想说却说不出来。隅:角落。

[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注释]

[译文]有戴孝人在旁时,孔子从未吃饱过。

[原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释]

[译文]当天哭过,孔子一天就不唱歌。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暴虎:空手斗虎。冯河:徒步过河。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受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说:“您带兵作战时,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种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注释]

[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

[注释]

[译文]孔子慎重的事:斋戒、战争、疾病。

[原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译文]冉有说:“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子贡进去后,问:“伯夷、叔齐那种人?”答:“古代贤人啊。”问:“他们后悔吗?”答:“求仁而得仁,后悔什么?”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肱(工):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五十岁学《周易》,就可以无大错了。”

[原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雅言:普通话。

[译文]孔子有时讲普通话:读诗、读书、举行典礼时,都用普通话。

[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

[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予:我。桓魋(环葵)

[译文]孔子说:“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追杀我的人能把我怎样?”

[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起做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有恒:持之以恒。无而为有:本来没有却装作有。约:贫穷。乎:于。

[译文]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一心向善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一心向善!”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

[注释]纲:网上总绳。弋:用带绳的箭来射鸟。

[译文]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只射飞鸟而不射睡鸟。

[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注释]盖:大概。知之次也:仅次于生而知之者。

[译文]孔子说:“有一种人,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先进人物学习;多看,把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

[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注释]互乡:地名。与:赞赏。

[译文]有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讲道理,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

[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注释]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译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君子也袒护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知道。”

[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反:反复。和(贺):跟唱。

[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莫:大约。躬行:身体力行。

[译文]孔子说:“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过得去;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抑:只不过是。云尔:这样说。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请祷:祈祷。有诸:有这回事吗?诔(垒):祈祷文。祗(其):地神,天神为神。

[译文]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有。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

[注释]固:简陋。

[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骄狂,节约就会寒酸,与其骄狂,宁可寒酸。”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

[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武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下页:泰伯篇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