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间如果没有春天的万紫千红,没有夏天的清风明月,天地就变成了寂寞不堪,也显不出造化之妙了。
人间如无七情六欲和一切嗜好,人就干燥而无味,一如枯木顽石,不成为人的心体了。
如果人能善为转物,不便物来转我,则一切情欲嗜好皆天机,尘世之情也可以化为理想的妙境了。
【后集一一六】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只以我转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就身了身,以物付物
因著自己一身而能彻悟了自己一身的,才能以万物对万物,才不致把万物把持在自己手中而任意使用。能放弃这一私念,让万物各得其所,就可使自己有享用不尽的自然好境。比方说,高山尽管高,沧海任它深,乃至松树的坚直、荆棘的弯曲,各尽其物的本分,这样就足供自己之用了。
把世间所有的一切,恨不得都归自己所有,这种无限的欲念,使人终身不得安闲及满足。所以我们要彻底看透悟透,绝不对万物再起强求的思想。于是以万物付给万物,还天下于天下人。
佛家认为世间是转变无常烦恼于不绝的一个火窟,如果不早点跳出,绝不可能得到安乐,所以才遁出世间去修行。但是遁出世间将往哪里去呢?在此间之外,别无可往之处。
古传说:“生死不可厌,涅槃不可欣,此时与此地,生死两离分。”总之,世间是生死的苦境,涅槃是常乐的净土。但也不是各有分别,只要把厌弃欣喜之念离开,就是在生死的世间常住,也有共其享受的爱的妙乐,这就是“在世而出世”。以天下还天下的英雄豪杰,他们也是在世间而又能超出世间,得以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妙乐。
【后集一一七】
就一身了一身者,才能以万物付万物;还天下于天下者,才能出世间于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