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易经文化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重生惜生的生态存在观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曾说:“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知道这个就可以知道所有孔家的话。”笔者对此非常赞同,‘生’不仅是儒家的重要观念,甚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叶朗也说“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而“生”的观念,又是生态学的基本特征。生态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在于它“具体深入地揭示了生之为生和生之所以生的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所以我们说,生之理是中国生态哲学思想的第一要义。

以前对儒家“生”的理解,一方面大多停留在《周易》的阐发上,忽视了熟读《周易》的孔子的《论语》的研究;另一方面大多局限于道德伦理的解说,很少从存在本体论角度的探索,有人甚至说中国传统没有本体论。其实,中国古代思想家并不只对伦理道德感兴趣,他们始终都没有停止过生命的探究。而“生态”,就是研究生命自身的存在状态。只是,西方人更喜欢追问“是什么”(whatis),中国人更关心“如何做”(howto)而已。这也许正反映出中国思想家对生命本体的独特价值思考。所以,我们将从存在本体论的角度来阐述《论语》重生惜生的生态智慧。

在《论语》中,“生”出现达16次之多,许多地方并没有特殊的意义,真正体现生态思想的有7项:

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②“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③“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④“未知生,焉知死?”

⑤“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⑦“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梳理这7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首先,揭示生之源。主要是③⑥项。生之源,天也。天,并非上帝神明,也不是和人相对立的机械客体世界,而是包容万类、创进不息的有机生态自然。天,贯阴阳之道,通乾坤之义,变通化裁,敦存仁厚,生养万物,育种成性,无言无语,无方无休,绵延长存。这既体现了天的实存实在性,又充分肯定了天地自然的自身生成和内在价值性。

其次,展示生之态。主要是第⑦项。生,荣也,繁茂也。生命是活泼泼的,而非僵硬死寂的。子曰:“君子不器。”李泽厚认为这句话今天可以读作“人非robot(机器人),即人不要被异化,不要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器。”人承日月精华,接阳光雨露,本应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不能像奴隶一样,被自己创造出来的“异己”的技术产品和权利意志所压迫。但作为社会的人来说,往往局限于地区、部门和行业范围之内,被各类表格、数据和繁文缛节所束缚,身心疲惫,形容枯槁,成为社会之“器”,人被彻底地职业化、格式化、功能化和同一化。如何既承担社会责任,又保持人本真的灵动,是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问题。

再次,阐明生之道。主要是①②⑤项。《论语》立足现实人生,追求生命的有序与和谐。人不仅要知道为什么生,更要知道怎样生。生而有道,死而有节;不混沌于寰宇,不苟且于人世;不为食存,不为利亡;修养身性,涵蕴灵府。凡有本有末,有长有幼,有仁有义,有礼有德,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这样,生命之树才能常青,精神之花才能常开。

最后,诠释生之义。主要是④项。“未知生焉知死”,“生”是存在的,而非先验或超验的,它是相对死而言,没有生没有死,只有生才知道死。从生来观照死,也因死而更洞悉生。以生来理解死,也因死而更珍惜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生不息,运动不已。这大不同于诸多宗教,放弃现实生活,寄希望于来世或天国,恰恰是反生态。《论语》以生为重,不谈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

以上是《论语》中“生之言”,其“生之行”也一派盎然。比如孔子的饮食方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朱熹说孔子之讲究,“非极口腹之欲,盖养气体,不以伤生。”从现代生态学观念看,就是尊重生命,颐养生命。(任雪山)

下页:原始反终以知生死 了知生死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