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易经文化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儒家的自然哲学--时即天道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天道是以四季的循环为原型的变化发展过程;天道表现为时,或者说天道通过四季的更替来表现自身。《节·彖》说: “天地节而四时成。”孔颖达解释说: “天地以气序为节,使寒暑往来,各以其序,则四时功成之也。”(《周易正义》,第70页)这即是说,气的运行的顺序表现为天地运行的时节,此种顺序即是四季。《泰·象》说: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这是说,泰时君王应该确立天地之道。这里的天地之道,便是四时的更替,包括其中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等应有的节律,君王应该帮助万物,使它们顺利地生长,达到它们理应达到的最好状态。如果四时失去了应有的节律,自然以至于政治方面都会出现混乱。孔颖达说:

“天地之道”者,谓四时也,冬寒、夏暑、春生、秋杀之道。若气相交通,则物失其节。物失其节,则冬温、夏寒、秋生、春杀。君当财节成就,使寒暑得其常,生杀依其节,此天地自然之气,故云“天地之道”也。“天地之宜”者,谓天地所生之物各有其宜。……故人君辅助天地所宜之物,各安其性,得其宜。(《周易正义》,第28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很早就进入农业文明的国家,准确地确定四季及其各个节气对于农业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尚书》中,尧帝命令羲和按照日月星辰的运动,确定四时的气节、月的大小、日的甲乙等制定历法。这是对天道的较早的把握。(乔清举)

下页:易学与元明清儒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