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江右王门学派 王守仁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系江西的王守仁门人之学派。代表人物有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等。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明朝中后期江西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拜王守仁为师。正德年间为翰林编修;嘉靖年间于广德州毁淫祠,建复初学院讲学;后官至南京国子祭酒。九庙有灾,皇帝要求大臣引罪,邹守益仍上奏章论述君臣应共同警惕,于是罢官。邹氏家传学术,子邹善及孙邹德涵、邹德溥、邹德泳都有成绩。其中邹德泳“守致良知之宗。而于格物则别有深悟”。
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拜王守仁为师,少年有才华,师称其为“小秀才”。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当时士人都讲诵“致良知”说,其中多为欧阳氏学生,所谓“南野门人者半天下”。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明朝中后期江西永丰人。正德年间进士,历任华亭知县、御史、苏州知府、陕西按察司副使。曾以御史资格见王宇仁。王守仁卒死后,聂豹为苏州知府时,设王守仁神主,北面再拜,开始称“门生”,见证人钱德洪,并刻书于石以志之。该学派认为,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它可以密藏膏盲之间,也可充满世界。说“为吾一身之主,为天地万物之主,轨有外于心?”‘心,固不出乎腔子里,然退藏于密者此也,弥满于六囧闔者亦此也”。(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本文下同)

该学派认为,“道”即是“中”,即是心。说:“向道器之别。曰盈天地皆形色也。就其不可睹不可闻超然声臭处指为道;就其可睹可闻体物不遣指为器。非二物也。今人却以无形为道,有形为器,便是袭了宗旨。喜怒哀乐即形色也。就其末发浑然不可睹闻指为中,就其发而中节,灿然可睹闻指为和”。可见,“道”即“中”。又说:“若究其极,则所谓不睹闻。主静之静,乃吾心之真”。可见,“中”即“心”。又认为,“良知”即是“心”,源自天生。“吾心本体,精明灵觉”;“良知之教,乃从天命之性,指其精神灵觉而言”。主张学问的目的是迁善改过。所谓“学问之道无他也。去其不善,以归于善而已矣”,“迁善改过,即致良知之条目也。果能戒慎恐惧,常精常明,不为物欲所障蔽,则即此是善”。又说:“慎独之功,即从戒惧抽出言之。盖未有独处致慎,而不为戒慎恐惧者”。该学派认为良知与知觉不同,固守王氏“致知格物”说。指出:“知觉与良知,名同而实异。所知视、知听、知言、知动,皆知觉也,而未必其皆善。良知者。知恻隐、知羞恶、知恭敬、知是非,所谓本然之善也”,又认为:对于“格物致知”,有的学者“以知识为知”,“以凡有声色象貌于天地间者为物”,这些都失掉了大学的本意,“先师谓知是独知,致知是不欺其独知,物是身心上意之所用之事,如视、听、言、动、喜、怒、哀、乐之类”,“格物是就视、听、喜、怒诸事慎其独知而格之,循其本然之则,以自慊其知”。即“知”是先天的知,是“天理”,“致知”是不要丝毫地瞒昧了“良知”、“天理”,“物”是意念中的物,不是离开了意念独立存在的物,“格物”就是按天理原则克服意念中的不善,保存和发展意念中的善。

该学派的著作有邹守益《东廓沦学书》、《东廓语录》;欧阳德《南野论学书》,聂豹《双江论学书》、《困辨录》;罗洪先《论学书》、《杂著》。

下页:南雷学派 黄宗羲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