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南雷学派 黄宗羲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创始人黄宗羲(1610—1695)。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清余姚(今属浙江)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黄宗羲的学问和思想有其家学渊源,其祖父“以《易》为大师”,父亲黄尊素为著名的东林党人,也是一位学者。崇祯初年,宗羲从刘宗周学习,为周门下著名弟子。他与孙奇峰、李顒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与其弟宗炎、宗会皆为著名学者,时有“三黄”之称。

宗羲门人弟子众多,除其弟外,其他较著者有其子黄百家、万斯选、万斯大、万斯同、陈赤衷、李邺嗣、邵廷采、陈锡嘏、郑梁等。宗羲交游者也颇多,如陈确、屠安世、郑宏、叶敦艮、刘沟、陆符、万泰、陈之问、李颐、李因骂、汤斌、毛奇龄、阎若蹿、胡渭等。黄氏之学“最为博大”,所涉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哲学、史学、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数学等备方面,其中在哲学、史学、政治思想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此学派以诚意慎独为主,又病南宋以后,讲学家空谈性命,不究训访,说经则宗汉儒,立身则宗宋学,以捍卫王守仁之学自任。但对于王学末派则痛斥至严。

黄宗羲服膺慎刘宗周慎独之说,提出“光师之学在慎独”。认为从来以慎独为示旨者虽多,但或识认本体而堕于恍忽,或依傍独知而力于动念,只有其先师体当喜怒哀乐一气之通,而不假品节限制,而中和之德自然流行于日用动静之间。该派在思想上保留有王学的痕迹,但又多有对王学的改造。如黄宗羲虽然提出“盈天地皆心也”的论断,但他并没有把心看作万物的本体,提出“心无本体,功夫所至,即其本体”。与此同时,黄宗羲又一再强调“气”,提出,“盈天地皆气也”,“天地间只有一气”,“大化之流行,只有一气充周无间”,“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他还批评了分理气为二的观点,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指出“理”不是实体,只是气中的条理和秩序。认为从总体上看,气无穷尽,理无穷尽;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从具体事物来看,气与理又同样处于日新不已的变动状态。该派从经世的立场出发,反对理学空谈性命的学风。黄宗羲指出:“尝谓学问之事,析之者愈精而逃之者愈巧。……今之言心学者,则无事乎读书穷理;言理学者,其所读之书不过为经生之章句,其所穷之理不过字义之从速,薄文苑为词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其规为措注,与纤儿细士,不见长短。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犹且说同道异,自附于所谓道学者,岂非逃之者愈巧乎?”“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而后世乃以语录为究竟,仅附答问一二条于伊洛门下,便厕儒者之列,假其名以欺世。治财赋者则目为聚敛;开阃扦边者,则目为粗材;读书作文者,则目为玩物丧志,留心政事者,则目为俗吏。以生民立极,天地立心,万世开太平之阔论,钤束天下,一旦有大夫之忧,当报国之日,则羲然张口如坐云雾,世道以是潦倒泥腐。”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的思想倾向。为救理学空疏之弊,该派积极主张穷经读史。黄宗羲“恒谓明人讲学,袭语灵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抵,束书而从事于游谈,更滋流弊。故学者必先穷经。然拘执经术,不适于用,欲免迂儒之诮,必兼读史。又谓读书不多,无以证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故上下古今,穿穴群言,自天官地志九流百家之教,无不精研”。故此派学者中多次实学、经学、史学著称于世。由此开浙东史学研究的风气。从上述观点出发,该学派改造了王守仁的“致良知”说。他们把“致”字解为“行”,将王守仁的心学本体说改造为“工夫”说,认为“致良知”一语,发自王守仁晚年,未及与学者深究其旨,后来门下各以意见,说玄说妙,几同射覆,已非复王守仁立言本意。提出,王守仁的“致良知”乃“致知于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穷理,只在知上讨个分晓是非”。反对“测度想象,求见本体,只在知识上立家当,以为良知”。尤其可贵的是,该派黄宗羲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抨击,揭露封建君主不惜“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取个人的“产业”,得到天下之后,又不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取得这份“产业”的“花息”,而得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黄宗羲肯定了天下人之“私”,认为“自私”与“自利”是人的大然本性,“有生之初,人各有自私也,人各有白利也”。由此痛斥君主专制“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向使九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备得自利也”。他还批判了“君为臣纲”的封建伦理纲常,指出臣不是君之臣,不能“私其一人一姓”,人扩认出仕,是“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又进而以“天下之利”为衡量标准,批判了维护皇权的封建主义法律,指出历代君主“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故“三代以下无法”。所以,他强调应建立“天下之法”的法制。在这种法制的原则下,可以不废除君主,但“天下不能一人而治”。他主张提高宰相的权力以分君主的权势。还主张加强学校的舆论力量。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必须“公其是非于学校”。在经济方面,他还驳斥了轻视工商业的传统思想,认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益皆本也”,应该受到保护。其观点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的色彩,反映了市民的一些政治要求。

此学派主要代表著作有黄宗羲《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黄宗炎《周易象辞》,黄宗会《缩斋文集》,万斯选《事心录》,邵廷采《姚江书院志略》,《思复堂文集》等。南雷学派为清初重要学派,其经世实学影响颇为深远。汤斌曾赞颂黄宗羲曰:“独先生著述宏富,一代理学之传,如大禹导山导水,脉络分明,率功文章经纬灿然,真儒林之巨海,吾党之斗构也。”顾炎武赞其《明夷待访录》曰:“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李慈铭也赞其《明夷待访录》曰:“先生之学卓绝古今,是录为先生王佐大略。”于诸家赞美之词皆可见南雷学派的重要地位和影响。黄宗羲弟子万斯大、万斯同后又形成二万学派。

下页:南中王门学派 王守仁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