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荆公新学 王安石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北宋王安石所创区别于先儒的新经学或学派。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晚年封荆国公,因称所创学派为“荆公学派”。又因安石为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故又称“临川学派”。又因安石在执政时颁布《三经新义》,所以此派又称“新学学派”。王安石自幼对诸子百家之书无所不读,善理解而不拘守先儒旧说,常以自己之意进行解释。又结合社会现实,融会备家学说,逐步形成自己“新学”思想体系。所著《淮南杂说》、《洪范传》等书初出,学者向慕,争相传诵。后居江宁(今江苏南京),聚徒讲学,从学者甚众,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派。执政以后,设局修撰《三经新义》,许多学者参加撰述,扩大了学派的影响。

此派弟子甚多,著名者有:王雱、龚原、陆佃、吕希哲、陈样道、许允成、蔡京、蔡卞、林希、蹇序辰、马希孟、孟厚、王昭禹、郑宗颜、耿南仲、王安中、刘仲平、唐耜、林之奇、方悫、邹浩、沈躬行等。此派宇宙观以“元气”为世界本原,认为“元气”具体化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即“五行”。由“五行”生成天地万物。他们认为“五行”这五种物质元素运动变化不已,谓“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奇迹之意),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他们还认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本身“有耦”、“有对”(即矛盾的对立面)。谓“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有耦,推而散之,无所不通,一柔一刚,一晦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德之意,皆在是矣。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洪范传》)臆测到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还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为“相生和相克”,“五行”相生和相克,都是对立物经过斗争,从而“治”成新器物,这都是相反相成。还提出事物变化过程中有“变”和“化”两个阶段,认为“因形移易谓之变,离形顿革谓之化”,(《二程粹言》卷上《论道篇》引)即把渐变叫做“变”,把实变叫做“化”。在认识论方面,此派认为世界可知,强调视和听的作用,以为“可视而可知,可听而思,自然之义也。”但又承认有所谓“不听而聪,不视而明,不思而得”的先验认识。在天人关系方面,他们坚持“天人相分”的观点,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其规律,自然界的规律叫“天道”,人类社会的规律叫“人道”。自然灾害与人事得失并无关系,“天变不足畏”,应该重人事而不信天命。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此派认为社会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故相除”的观点,主张变法革新。他们重新训释《诗》、《书》、《周礼》,颁之学官,号曰《三经新义》,对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根据变法需要,另立新说,阐发新义,宣传新学。后又编写《字说》,从训诂方面去阐发经义,宣扬“改易更革”。还对“法先王之政”做了新解,认为“视时势之可否,因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使其适于当前“所遭之变”、“所遇之势”,因此,“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为变法制造理论根据。

主要著作有: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周官新义》、《老子注》,王雱《论语口义》、《庄子注》,蔡卞《毛诗名物解》,陆佃《尔雅新义》、《埤雅》、《鶡冠子解》、《陶山集》,陈祥道《论语解》,龚原《易传》,耿南仲《周易新讲义》,王昭禹《周礼详解》,林之奇《尚书全解》等。此派学说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最为兴盛。流传全国。王安石死后,“新法”既废,“新学”亦遭人攻击。哲宗绍圣初年,标榜继承神宗遗业,“新学”再次抬头。徽宗崇宁年间,以崇尚熙宁新法为名,亦宣扬此派学说。靖康年间,程颢、程颐的嫡传弟子杨时为“辟邪说”作《<熙宁奏对日录>辨》、《<三经新义>辨》、《<字说>辨》,邵伯温更假冒苏洵之名作《辨奸论》,对王安石思想与变法全面否定。南宋绍兴年间开始禁止“荆公新学”,乾道、淳熙年间仍然有人抨击“新学”及王安石等。此派学说几经崇黜,凡六十余年。终于被统治者所废弃。此派在发展过程中,其弟子吕希哲另创“荥阳学派”,邹浩等创“陈邹学派”。郑侠虽列为此派门人,但后来与此派学术思想完全不同。

下页:庐陵学派 欧阳修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