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乐正氏儒学派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也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乐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乐正克,因此当属“孟氏之儒”一系。据陈奇猷推测,“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的—派和荀子的一派,派影响颇大。

关于乐正氏之儒,郭沫若与陈奇猷的观念又是相左。郭认为,乐正氏乃与孟子同时的乐正克。但郭老以为乐正克是孟子的弟子,恐怕未确。《孟子·梁惠王下》: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我们知道弟子对别人称自己的老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子贡对叔孙武叔便说:“仲尼不可毁也”。而“孔丘”两个字,是他万万不敢叫的。按古礼,只有自称,或者称呼晚辈方或同辈份的下级可以以名称之。则孟子最少是这位乐正子的平辈下级。

陈则以为,乐正氏乃曾子弟子乐正子春。此人以孝道闻名,《礼记》、《吕氏春秋》等多有其孝行的记载。此处笔者以为,当以陈说为是。因为《孟子》所载之乐正克并非儒者。

《孟子·告子下》:“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一节,我们可以在文段中能够看到的,并非是一个儒者,而仅仅是一个好善的从政之人的形象。而到了《离娄上》,我们对乐正子连这一点的好感也消殆了:“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一个学古人之道只为了混饭吃的人物,我们如何可以想见他能广收门徒,而传播大道呢?自然不会。所以,所谓乐正氏之儒的领袖,只能是曾子门人乐正子春。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记载了一个故事:乐正子春下堂时扭伤了脚,脚伤已经痊愈,于是几个月不出门,脸上有忧戚的颜色。弟子问他当中的缘故。乐正子春则做出的回答是:“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的记载与此大同。从这短短的一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三个讯息:(一)乐正子春受业于曾子,同时自己也收授门徒,有自己的弟子。(二)乐正子春的思想以孝为主,并且把孝道落实到日常中的一言一行,虽然“数月不出”未免有些过分,然而把孝具体化以后能通时常的行为相结合,使从学者有所信仰,从而达到行为和精神上双重的良善。(三)乐正子春短短一段话里,两次引述夫子(即孔子)的言论,可见亦是以“真孔”自居的人物。所以我们认定,乐正子春才是乐正氏之儒的领袖。

下页:独尊儒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