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乐正氏儒学派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战国儒家八派中这一派也不可考。据郭沫若推测,“乐正氏之儒”或即孟子弟子乐正克,因此当属“孟氏之儒”一系。据陈奇猷推测,“乐正氏之儒”或为曾子弟子乐正子春,因此当传曾子之学。总之,战国时期的儒家八派,是当时“百家争鸣”中儒家内部出现的派别,它们之间的观点很不相同,但都自认为是代表了孔子的儒学思想。从以后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是孟子的—派和荀子的一派,派影响颇大。

关于乐正氏之儒,郭沫若与陈奇猷的观念又是相左。郭认为,乐正氏乃与孟子同时的乐正克。但郭老以为乐正克是孟子的弟子,恐怕未确。《孟子·梁惠王下》: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我们知道弟子对别人称自己的老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子贡对叔孙武叔便说:“仲尼不可毁也”。而“孔丘”两个字,是他万万不敢叫的。按古礼,只有自称,或者称呼晚辈方或同辈份的下级可以以名称之。则孟子最少是这位乐正子的平辈下级。

陈则以为,乐正氏乃曾子弟子乐正子春。此人以孝道闻名,《礼记》、《吕氏春秋》等多有其孝行的记载。此处笔者以为,当以陈说为是。因为《孟子》所载之乐正克并非儒者。

《孟子·告子下》:“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一节,我们可以在文段中能够看到的,并非是一个儒者,而仅仅是一个好善的从政之人的形象。而到了《离娄上》,我们对乐正子连这一点的好感也消殆了:“孟子谓乐正子曰:‘子之从于子敖来,徒餔啜也。我不意子学古之道,而以餔啜也。’”一个学古人之道只为了混饭吃的人物,我们如何可以想见他能广收门徒,而传播大道呢?自然不会。所以,所谓乐正氏之儒的领袖,只能是曾子门人乐正子春。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记载了一个故事:乐正子春下堂时扭伤了脚,脚伤已经痊愈,于是几个月不出门,脸上有忧戚的颜色。弟子问他当中的缘故。乐正子春则做出的回答是:“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吕氏春秋·孝行》的记载与此大同。从这短短的一个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三个讯息:(一)乐正子春受业于曾子,同时自己也收授门徒,有自己的弟子。(二)乐正子春的思想以孝为主,并且把孝道落实到日常中的一言一行,虽然“数月不出”未免有些过分,然而把孝具体化以后能通时常的行为相结合,使从学者有所信仰,从而达到行为和精神上双重的良善。(三)乐正子春短短一段话里,两次引述夫子(即孔子)的言论,可见亦是以“真孔”自居的人物。所以我们认定,乐正子春才是乐正氏之儒的领袖。

下页:独尊儒术型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