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家学派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子思儒学派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 字号:   )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关于“子思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何,现在已难知其详。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从否定的角度略有论及,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其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盂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督儒曜曜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按大多数宋儒的观点,“子思之儒”发挥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把儒家道德范畴“诚”这一精神实体提高到世界本原的地位,对儒家的心性之学有重大贡献。宋儒之说,近代以来有不少学者表示怀疑。

〖子思〗

(前483-前402年)姓孔,名伋,字子思。孔于嫡孙。战国初鲁国人,相传受业于曾于。曾为鲁缪公师。把孔子奉为德配天地的“至圣”。于思思想的核心是“诚”。此乃孔子“仁”“中庸”和曾子“孝”的演变,认为“诚”是世界的根本,“诚者物之始终”,“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不诚无物”,人通过修养达到“至诚”,便可与天地相通。进而主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把天命和人道相结合,可谓汉代天人相应说的始祖。他认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呼四体”。可谓汉代符瑞、灾异说的蓝本。子思倡五行说,司马迁认为阴阳五行家是儒家的分支,学术原流与子思、孟子关系密切。子思的民主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主张,“社稷所以为民,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孟子把它发展为“民为贵,社稷之次,君为轻”。把孔子的中庸思想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发展为世界观,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思重礼,大谈“郊社之礼”、“庙堂之礼、”但绝口不谈丧礼。他的思想对孟子和宋明理学代表人物都有较大影响。因而他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尊敬。葬孔子家南,形成携子抱孙的特殊葬式。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封为沂水侯。金章宗承安三年(1197)升为国候。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封沂国公。南宋衢州孔庙开始以“四配”配享,子思是“四配之一”。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曲阜孔庙开始以“四配”祭礼。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加封为沂国述圣公。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改称述圣子思子。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配”塑像大成殿内东西两旁。《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子思》13篇。宋晁公武《读书志》载《子思子》7卷。宋汪□编《子思子》1卷9篇。清黄以周有辑本。相传现在《中庸》、《表记》、《坊记》为子思著作,收入《礼记》。公元1673年殷泰尔采达将《中庸》译成拉丁文。

下页:颜氏儒学派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