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孝悌忠信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周桂钿 ( 字号:   )

孝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命运,先秦儒家讲孝,不象汉代那样由由统治者来讲,以孝治天下,每位皇帝的谥号前面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这虽然只是形式,也很重要。另外,当时有所谓“举孝廉”,就是推举孝子和廉吏当官。当时人认为,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会爱别人呢?没有爱别人的仁爱思想,怎么能做好官呢?现在那些跑官的人,他们会将跑官所花的时间、精力、金钱用在为人民做好事上吗?这种人当官,不能“造福一方”,只能为害一方!汉唐时代都设有“孝悌力田科”,清代还有“孝廉方正科”,历朝都有选拔孝子做官的传统,因为人们都认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

汉时流行的《孝经》是“五经”之外的“经”。谁可以当帝位的继承人,学习过《孝经》,也成为一条成立的理由。例如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上奏说: “孝武皇帝曾孙病已,有诏掖庭养视,至今年十八,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善事业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汉书·宣帝纪》)病已就是汉宣帝。

《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了《孝经》中的话: “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些说法成为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动力之一。

东汉时代,在浙江出现两位特殊人物: 一是哲学家王充,著有《论衡》一书流传至今。《论衡》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至今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令有现代科学思想的人看了,也会感叹不已。另一是孝女曹娥,父溺江而死,十四岁的她沿江寻尸,七日不见,就投江自杀。后来在江上发现她负父尸浮出。这就被称为孝女,并将此江命名为“曹娥江”。王充是哲学家,是智慧的象征,曹娥是孝女,是道德的代表。王充在前,曹娥在后,同在一个东汉时代,同在浙江,相距不远。

有一年,我到浙江讲学,主人热情好客,问我到浙江有什么愿望,我说我是研究王充的,想看一看王充的墓。主人就亲自开车,冒着大雨,带我去参观王充墓。在一片茶园中留出一块约有半亩地,建一个坟墓,立有省、县两级的“重点保护”的牌子。与世界历史上顶级科学家张衡的墓(在荒草丛中保留一坯黄土)相比,也不算太差了。但是,我们在回程的途中,顺路参观一下曹娥庙,那就大不一样了。曹娥庙是一个古建筑群,琉璃瓦金碧辉煌,颇为壮观。大殿三进,还有东殿与西殿,名人、政要的题字、题匾、对联,相当的多。当然还有一块特别著名的《曹娥碑》,由于上了《三国演义》,名声大噪。因有曹操、杨修与“黄绢幼妇”[i],给读者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明代董其昌的楹联: “渺渺予怀尝思所求乎子何事,洋洋如在试问无忝尔生几人。”清代状元刘春霖的对联: “百行孝为先,至性感人,余热泪;大江流不尽,夕阳终古,咽寒涛。”民国戴传贤对联: “千秋庙祀彰灵孝,万古江流著大名。”王孝赉的对联比较长,上联是“二千年庙貌重新,孝崇庙典,女受庙封,炎汉以来,一庙累朝褒孝女;”下联是“百十里江流依旧,曹称江姓,娥易江名,虞舜而后,半江终古属曹娥。”两相比较,天壤之别。这说明中国传统重视智慧,更重视道德。所以讲培养人才全面发展,讲德智体,总是将德放在首位。讲“三不朽”,也是“立德不朽”放在首位,其次才是“立功不朽”和“立言不朽”。孝是德中最重要最根本的。于是,人们重视突出孝德的曹娥,大大超过能立言、有智慧的王充。这只能说有主次之分,并不能据此说明中国有“反智”的传统。中国人很重视智慧,对诸葛亮的崇拜,就是明显的例子。

《光明日报》2004年9月6日赵伟平与潘剑凯合作的报道《现代教育还要“崇孝”吗--浙江省上虞市大力加强未成年人孝德教育》文中介绍了退休教师郑桂明倡导孝德的事迹。“二十四孝”之首虞舜和曹娥的故事都发生在上虞市这里。文章明确提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实践证明少年儿童经过孝的教育以后,变懂事了。过去将孝敬父母看成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失偏颇。

孝德在中国影响之深,可以说无与伦比。在中国以外,孝德也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关西大学综合图书馆里有许多名教授、名学者的文库。其中有玄武洞文库,是一个孝子企业家所捐的藏书。他所收集的《孝经》各种版本达483种,570册,是全日本最全的,也可能是全世界最全的。一册目录书名《家藏孝经类简名目录稿》,编者是田结庄金治氏,于昭和12年在大阪的玄武洞文库出版。《汉书·艺文志》著录以后,可以见到的有孔安国(汉)传、郑玄(汉)注、刘炫(隋)述义、玄宗(唐)御注、元行冲(唐)疏、邢昺(宋)正义、司马光(宋)指解、朱子(宋)刊误、董鼎(元)大义、江元祚(明)大全、阮元(清)校勘记等。《孝经》传到日本的年代,据林秀一博士的《日本孝经年谱》考证,推古天皇12年即公元604年的十七条宪法中引用了《孝经》的话,说明在六七世纪的隋唐之前已经传入日本。日本学者还根据《二十四孝》,编写日本的《二十四不孝》。

现在有的佛教法师也在讲孝。例如慧天法师讲述,陈聪德居士整理的《净话》中就有《孝亲颂》的内容,其中提到“我的一切,都是父母的恩赐。”“孝心是宇宙人间,永恒的真理。”有居士印《孝学颂》,其中“青少年福智十善法”,第一法就是“孝顺父母”。佛教也提倡孝德。犹太人第二部圣经《塔木德》中也有关于“孝敬父母”的内容,也认为父母有不适当的要求,儿子可以拒绝,不提倡盲从。

下页:孝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