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孝悌忠信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感恩是儒家孝道内蕴的一种文化精神
类别:儒学中修 作者:

“恩”是一种情感,“感恩”意味着人们要用“诚敬”、“爱”、 “感激”等情感或情态来回报施恩者,它体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怀。“感恩”、“报恩”同时又是一种行为,指以赡养、顺从、尊敬等行为来回报施恩者,以便尽自己的一种道德义务。中国古代依据施恩者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区分为“天恩”、“皇恩”、“亲恩”以及“知遇之恩”等。古书中常有“伏蒙天恩”、“天恩罔极”、“天恩光被”等说法,这是对上天、苍天生养、培育、关怀之恩的赞颂。古文献中多见 “皇天祐命”、“皇天降灾”、“哀感皇天”、“不负皇天”等说法,这里所感者为“上天”,与西方人所说的上帝有点接近。至于“皇恩”则是对皇帝恩德的称颂和感念,有所谓“仰报皇恩”、“皇恩普洽”、 “感荷皇恩”等说法。对苍天和皇恩的称颂和感念,既与早期的神灵崇拜相联系,也与后来皇权社会的宗法观念相联系,而这两者都为后来的儒家文化所吸收、承传和强化。至于对“知遇之恩”、“相助之恩”、 “救命之恩”,民间亦有许多非常纯朴的说法,如“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之类,亦合于儒家“以德报德”的伦理精神。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感恩更多的是指感“亲恩”,即感念长辈的养育之恩,所以感恩与传统的“孝”道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孝道内在的文化精神。“敬天孝祖”是殷周以来就有的观念,其中“孝”的观念在孔子那里得到充分的发挥。《论语》中记载孔子回答弟子关于孝的提问很多,如孟武伯问孝,孔子说: “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又说: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懿子问孝,孔子说: “无违”(《论语·为政》),即生养、死葬、后祭皆依礼而行为孝。子游问孝,孔子说: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所说的孝,其核心精神主要有三: 一是敬事父母;二是生养、死葬、后祭不违于礼;三是顺从父母之愿。三者都体现了一种对长辈敬爱的情感和忠贞的态度与情怀,其实质就是要感恩。当弟子宰我谈及“三年之丧”太久而“礼必坏、乐必崩”的问题时,孔子问他在居丧期间吃着美味的饭菜,穿着锦绣衣服是否心安时,宰我竟回答“安”,于是孔子批评他“予之不仁也!”孔子所以如此动怒,其实质就是认为宰我不懂得报恩。

在孔子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论语·阳货》),意即一个人生下来,必须在父母的多年呵护下才能成人,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子女当知恩图报。孟子后来又补充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孟子以不娶妻生子为最大的不孝,反对绝先祖祀,要求能承传祖宗香火,说明“孝”道所体现的报恩主体,不仅是父母,也包括自己的远祖。把恩德之源追溯到遥远的祖先,甚至一直追到汉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古人称之为“慎终追远”。《礼记》承继孔子关于“孝”观念的界定,把“孝”扩展到人生命及其死后的全过程,即包括生养、死丧、祭祀三个环节,其中祭祀是终身之事,是人道的完成,其内在精神就是感恩。汉初流行的进一步渲染孝道的《孝经》,更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生命之源,并将“孝”这种道德系统化、理论化了。孝道、感恩等道德观念经过历代人们的不断倡扬,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中一种重要的“善”的文化精神。所谓“水獭祭鱼知报本,山乌哺母不忘恩”(清《训蒙骈句》卷上)之类,就是中国古人对知恩图报者的高扬,历史上种种对恩德的肯定和对知恩报恩者的颂扬,不绝于书。

下页:孔孟孝道:主张互动反对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