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是指历代圣、贤、儒家人士及其集体所创造、所信仰、所遵奉并赖以塑造自我和安身立命的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形成而产生、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历史一样长,在先秦以前等同于中华文化;春秋至汉初,与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阴阳家文化、纵横家文化、兵家文化等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则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脉,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一道构成中华文化的主体;在近现代,则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中国化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自由主义、中国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一并形成中华文化的主体。
儒学是儒家文化在学理上的系统总结和概括,即儒家之学,儒家之学术或学说,或说儒家思想的学术体系,自孔子删诗书、定礼乐、演周易,作春秋,宣仁义时方成体系,其后二千多年来逐渐发展完善,并上升为古代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
儒家是指信仰儒家文化,能够遵守儒家道德伦理规范,依照儒家文化义理生活和立身处事的人,包括精英和平民两大层面,儒家精英是指圣人、贤达、君子,儒家平民则指一般民众。历史上,儒家精英治国平天下,儒家平民修身齐小家,探索、实践、弘扬儒家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中华民族的传承成长、中国的富强文明做出了不可没灭的贡献。历史是面镜子,我们从中可看到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亦可看到儒家文化的未来之路。
儒教是指儒家之教,儒家文化之教化,包括儒家教育(知识教化)和儒家宗教(道德教化)两方面,几乎与儒家文化有着同样长的悠久历史。
儒家文化包涵儒学、儒家、儒教三个主要层面或三大主体,儒学是其魂,儒家是其体,儒教是其行。无魂无以立,无体无以存,无行无以传。儒学、儒家、儒教共同撑起了儒家文化这一曾经辉煌过亦必再度复兴和辉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