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选人方法。任人唯贤是儒家选拔人才的指导思想。儒家的思想中有“亲亲”的道德观念,即以亲近有亲缘关系的人为先,从而衍生了十分有利于封建王族的爵位可世袭的理论。然而,儒家又认为可以跨越固有的地位层次,不拘一格录用人才。《论语·先进》中有孔子语: “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之从先进。”就是说,宁愿先选用学了礼乐却尚无地位的人,也不愿先选没有学礼乐的卿大夫世家子弟。荀子在《王制》中说: “贤能不待次而举”,指出举贤不必考虑官职的次序。还说: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荀子用人唯贤、不拘世袭的态度是坚决的。
礼贤下士是儒家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儒家既然重视人才,就必然关心选拔人才的“致贤之路”。儒家认为“礼”是行仁的好的规范,他们也把这种思想渗透到用人思想中来,反复指出要通过礼贤下士来等到人才。《论语·八佾》有“君使臣以礼”之句,《孟子-公孙丑上》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之谋焉,则就之”。孟子还说过: “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把“贤”和“贵”抬到同等地位来尊重。认为不谦逊必然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得不到贤人。他在《万章下》总结道: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其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进一步强调了礼贤的基础性作用。总之,礼贤下士,被儒家认为是君主获得贤人的道路,是明君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是各级官员选拔人才的基本思路。从现代心理学来看,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那么,要获得贤人的信任,让贤人为我们出力,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满足贤人获得尊重的需要了。儒家礼贤下士的做法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
严格考核是儒家选拔人才的重要策略。由于儒家政治主张的中心是“仁政”,所以主张通过考核人才“仁”否来选拔人才。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礼记》中就讲到: “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辩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爵定然后禄之。”(《王制》篇)就是说: “提拔人才,要通过辨才--试才--任职的程序,然后才赐以享禄。”又讲到: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指出从仁德、道德、修养到整体观察人才的辨才择才之道,给予次序定格,强调人才考核。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的仁德,从而认定其是否为儒家的人才呢?子贡就问过这个问题,孔子说,“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又说: “君子不可知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孟子·梁惠王下》中,孟子答齐宣王道: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愈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写《致士》,提出发掘人才、选拔贤良的方法,注重考察士人的“心术”,但大致的方法也在于不要偏听流言,要全面考察。看来,孔子重视评价者的判断结果,带有一种因果推论的味道: 孟子重视看评价者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是归纳推理;而荀子提出要多方考察,就更加严谨了。(王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