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家思想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作为道德情感的仁与作为道德规范的礼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

孔子哲学的核心就在于“仁”,这对后代的许多儒家们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儒家干脆也被规定为仁学。那么,孔子所提出的“仁”始于何处?即孔子所说的“仁”具有那种哲学性格和内容的背景或哲学根据是什么的疑问。简而言之,“仁”决不是始于自然或思辨性的纯粹理性的。离开人的情理,即情感问题,是无法谈及仁的。因此,仁是情感,更确切地讲,与道德情感问题直接相关。当把儒学称为仁学时,将作为仁学的儒学称为谈论情感的学问倒也无妨。这是由于仁从原始的亲情开始到“仁民”,逐渐地扩大到“爱物”,强调到达天地万物的一体境界,所谓情感的哲学深化和扩大过程就是儒学史的缘故。要想对该问题进行更具体分析的话,首要的是分析孔子提出“仁”的哲学背景。即应该在礼的哲学补充或礼的扬弃观点上分析该问题。实际上,有关孔子所说的仁的问题为什么与礼的问题相关并经常被谈及的疑问同时也将得到解决。

强调血缘纽带正说明了孔子将之作为构成仁的一个重要基础。构成社会最小单位的父母和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自然情感表现的孝悌是所有成员都可以具有的共通情感。孔子试图以这种亲近的人之间的共通情感为基础,使之具有普遍而悠久的社会含意和作用。在礼排除人的自发性或主体性决断而无意识地盲从的他律形式上,孔子通过仁对礼进行再解释,礼获得了普遍的必然性根据。仁的哪个层面使之成为可能呢?为了分析该问题,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如果仁是孔子所说的最高德性的话,那么它所根据的客观法则是什么?这是因为只有先解决该问题,礼才能成为不但不是单纯的仪礼形式,而且能够成为不再是外在的强制性政治或伦理规范的自觉的道德行为。孔子通过何种观点来解决该问题呢?在孔子哲学里,对于人的最高德性的仁成立于何种客观法则的问题并没有具体涉及。相比之下,孔子更明确地说明了仁这种最高德性成立于人的情感之上。

仁是既可能喜欢也可能讨厌别人的情感。如果仁把爱作为主要内容的话,那么“仁爱”与一般的“情爱”有何区别呢?即儒家所说的爱与现代人所理解的爱有何不同。儒家所说的爱是普遍的道德情感,现代人所理解的爱是个人的情感。仁爱是共通的或公共的,反之,情爱是私人的。前者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而后者与其说意味着道德意义,倒不如说意味着感性的关系。然而,仁这种道德情感也是起源于血缘亲情,并以孝悌为根本来出发的。即通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来看,孔子分明是想从日常的亲爱和孝悌的情感心理出发引出仁,并对此加以扩张,使之具有普遍的必然性。由此,礼因为获得了仁这种血缘情感的心理本源,所以成为具有普遍合理性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规范的礼以社会成员的共同道德情感为基础。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克服个人的私欲而强调仁的客观普遍性。作为客观的社会规范,礼具有理性特征。孔子通过这种讨论说明了仁的理性特征。但是决不是要把仁归结为社会规范。这不是简单地说礼不重要,更不是说不要礼。礼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把仁作为其内在基础的缘故。仁不是别的,而是产生于人的内在情感。(郑炳硕)

下页: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