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儒学简说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孔子学说的实用价值
来源:儒学初探 作者:徐醒民教授

时人论学,一提到孔子,总是有某些人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当前所需的是民主与科学,至于孔子学说,是否还有实用价值,则颇值得怀疑。究竟孔子学说现在有无实用价值,须先了解孔子学说是什么,再论其价值如何,方不致于武断。

孔子学说记载于十三经中,内容非常广泛,但论语述而篇里的一章:“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可以说是孔学最简要的纲领。此一纲领可以概括全部的孔子学说,也可以说,概括全部的中国文化。这章书,据东鲁雪庐老人讲授,可得以下几点要义。

礼记中庸说:“率性之谓道”。率作循字讲,循性不变就是道。性乃人人天然而有,所以中庸说:“天命之谓性”。人皆有此性,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性体安静不动,动则不名为性,而名为德。德字的古文是“悳”,从直从心。六书精蕴说:“行道而得于心为悳”。礼记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目属于明明德一纲。格字依汉注当至字讲,格物即是物至,此是性体初动的状况。初动即能发觉,这就是“致知”。发觉之后,不使妄动,保持清明不昧,明则诚,即是诚意。诚而有得,心无回邪,这就是正心。这四目都是修道的工夫。道是体,德是相,两者皆是内在。由内而外,则起作用,即是仁艺。仁是总根,艺是枝干。说文:“仁亲也,从人二”。中庸,孔子对鲁哀公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论语雍也篇,孔子答子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是仁的意义,以及行仁的方法。礼记大学“在亲民”所领的四目,以修身为体,然后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行仁的事业。办事需要工具,工具即是艺,艺是才能,又称为术。艺字包罗万象,除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外,凡是百工技能,以及后世一切科学艺术,皆归属于艺。所办的事业愈多,所需的工具也愈多,所以要游于艺。游如游泳,不停在一处,意思是,种种艺能皆好,只要性之所近,皆可以学。但所学到的艺能必须为仁而用,所以必须依于仁。仁出于德,德须省修不失,所以必须据于德。德出于道,道是人的本心,也就是德仁与一切艺的本源,本源不能离绝,所以要志于道。志据说文是“心之所之”,即是守道不离的意思。其实,道无处无时而不在,正如中庸所说“不可须臾离”,只要心之所之,则宇宙万有触处无非是道。但心之所之,须藉事相修学。修学要点,一是求知,一是实行。求知则是“博我以文”,实行则是“约之以礼”。礼记乐记说:“礼者天地之序也”。曲礼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他如伦常、政治、军备、祭祀、婚丧、教法,非礼皆乱。所以孔子学说由礼入门。

现代学术思潮,以民主科学为主流,但民主须讲法治与秩序,如果不讲法治,不守秩序,便无实质的民主,而法治秩序实为礼的一部分。科学有其精密的系统,最重条理与程序,因此科学的精神也与礼教一致。而且无论民主科学,在孔学体系中,都是来自道德仁,因此民主科学皆依于仁。民主依仁,则其制度更臻美善而无流弊,科学依仁,则一切尖端科技皆对人群有利无害。由此可知,孔学在现代,不但有用,而且必需,其价值自然不容否定。目前某些人所持的否定态度,如果不是他们对孔学毫无所知,便是别有成见,凡是爱护孔学与中华文化的人士皆当辨明,勿为所惑。

下页:诗艺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