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儒学简说 < 儒以修身 < 首页 :般若人生网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再论国乐
类别:儒学初探 作者:徐醒民教授 ( 字号:   )

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儒学六经都有至诚之道,研究任何一经,只要诚心求之,都会有前知之明。就以音乐而论,如能把古圣先王的乐理研究明白,便能闻乐而知其未来的结果。

春秋时,吴公子季札精通音乐,他在鲁襄公二十九年,访问鲁国,因为鲁国是周公之后,保存先王礼乐及各国的国风甚为完备,所以他到了鲁国,就要求观乐。当他听了郑风时,便认为过于细弱,没有远虑持久之风,将来亡国,要比别的国家早。后来郑国灭于韩,果然比宋国灭于齐早八十九年,比鲁国灭于楚早一百一十九年。吴季札观乐,能知列国治乱兴亡,左传及史记吴太伯世家都有详细的记载,不需多举,以下且就太平御览所引两条论乐之事,一征音乐之道并非普通艺术。

唐会要,唐高宗调露元年,皇太子李贤使乐工在东宫新作一首宝庆曲,命工者演奏于太清观。始平县令李嗣真听后,便对道士刘概辅俨说,此乐宫商不和,是君臣相阻之征。角征失位,是父子不协之兆。杀声既多,哀调又苦。若国家无事,太子将受其咎。翌年八月,太子得罪天后武氏,高宗爱莫能助,竟致废为庶人。

开元传信记,唐朝开元末年,凉州进奉新曲,玄宗招待诸王在便殿欣赏。曲终,诸王皆称贺万岁,独有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默然。玄宗问,是何缘故。宪曰:“臣见此曲宫离而少征,商乱而加暴。夫宫者君也,商者臣也。宫不胜,则君体卑。商有余,则臣事僭。臣恐异日臣下有悖乱之事,陛下有流离之祸,莫不兆于斯曲也。”后来安禄山造反,玄宗出奔四川,方知宁王所料不虚。

国乐的原理与诸经一样,不能违背,违背就是离经背道,必然严重的伤害人心,有见识者一听就能推知其不好的结局,历史记载的事证太多,像李贤太子,唐明皇,吴公子季札所观所占者,只是几个显著的例子而已,后世爱好音乐者不能不以此为殷鉴。

昔日卜子夏为魏文侯讲解乐理,要魏文侯认明什么是音乐,凡是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是谓德音。只有德音才可以称为音乐。他如郑音泛滥,令人淫志。宋音晏安,令人溺志。卫音迫促,令人烦志。齐音倨敖,令人骄志。这些都是淫于色,而害于德,是谓溺音,不可以称为音乐。由此可知,中国的音乐即是以美化的声音宣扬德教,启人德性,这是国乐的特征,有志于复兴中华文化改善世道人心者,应当大声呼吁国人,从速认定国乐的特征,研究国乐原理,致力复兴国乐。

下页:形而上学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