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全站搜索 文章推荐 休闲文摘 幽默搞笑 生活点滴 休闲娱乐 网站地图 繁體中文 
 
儒以修身 儒学初探 儒学深究 素食健康 戒杀放生 般若人生 健康书籍 善书推荐 养生之道
论语讲要 孟子旁通 道德经解 大学讲记 中庸讲录 孝经注解 格言联璧 伦理生活 家风家训 菜 根 谭 保 富 法 了凡四训
正文 < 历代大儒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相 关 专 题 目 录
论语孟子 中庸大学 易经文化
君子之道 理学心学 中庸思想
历代大儒 修身法语 家风家训
儒学初探 儒学中修 儒学深究
儒教哲学 儒学典故 孝悌忠信
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 处世悬镜
论语别裁 孟子旁通 大学微言
周易禅解 宋明理学 阳明心学
中庸讲记 论语集注 常礼举要
孔子家语 孝经解释 保身立命
素食健康 修福保命 孝与戒淫
放生问答 放生开示 珍爱生命
文学故事 林清玄集 宗教故事
哲理故事 益智故事 美德故事
家庭保健 健康之道 四季养生
心理自疗 疾病食疗 穴位按摩
美容瘦身 健身秘籍 花卉百科
励志人生 旅游趣谈 居家宝典


鹤山耆儒 魏了翁
来源:儒家人物 作者: ( 字号:   )

魏了翁(1178—1237)是南宋后期著名的理学家和进步的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贡献,是经过他的努力倡导,使理学在遭受“伪学之禁”以后,取得了正统地位,成为在封建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学术思想。作为进步的思想家,他具有重民思想,关心民众的疾苦。他批评了当时的弊政,提出了社会改良的方案,是一位热情实践儒家政治理想的思想家和社会改良主义者。

神童早登金榜终生服膺程朱

魏了翁字华父,邓州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宋理宗嘉熙六年(1237年),自称出生于一个“贫贱”的家庭。他的曾祖父魏大昕,祖父魏苹,父亲魏士行都未作过官。魏了翁原不姓魏,其生父为高孝(王寿),与魏士行是亲兄弟,因魏了翁的祖母高氏之兄无后,乃将孝(王寿)过继高家,孝(王寿)生有六子,了翁排行第五。后又因魏士行无子,再将了翁过继给魏士行为子,又改姓魏。

了翁自幼聪明端重,“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伊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宋史》本传)15岁时,他就写出了很有见解的《韩愈论》,其文“抑扬顿挫,有作者风”(同上)。由于他学有造就,才华出众,21岁应省试,就在《易经》科中居经生之冠。庆元五年(1199年),22岁的魏了翁又中了进士,并且名列第三,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之职。

自青少时期开始,魏了翁就接受了理学思想,他17岁拜章寅臣为师,学习义理之学。当其成年入仕的时候,正是理学遭受打击,被定为“伪学”,严令禁止的时期。朱熹等59人被判为“逆党”,受到严重打击。26岁担任学官的时候,他“获接四方之士而取师友”,就在这时,魏了翁在临安结识了朱熹的门人辅广、李燔等著名学者,与之结为学友,经常和他们共同探讨学问。自此以后,魏了翁便逐步加深了对程朱理学的了解。他从辅广和李燔那里受赠了一些朱烹的著作,开始系统研究朱熹的思想。魏了翁非常崇拜朱熹,称其为“集濂、洛之大成”的学者,并颂称“朱子之功不在孟子下”。(《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朱文公年谱序》,以下简称《文集》)

公元1207—1210年间,魏了翁回到故乡,其间三次辞去朝廷之聘召,筑室于白鹤山下,与诸友研习经书。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在家乡蒲江创建了著名的鹤山书院,开门授徒,传授程朱理学。在这时,四川的读书人“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宋史》)与此同时,他又将辅广所赠之朱熹著作大量地加以刊印,使其广泛地流行于四川各地。经过魏了翁的讲学授徒活动,理学就在四川各地传播开来。加之他于较长时期在四川一些地方作官,所到之处积极从事讲学活动,对理学在四川的振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魏了翁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贵,遭受贬谪。在他谪居靖州(今湖南靖县)期间,又在当地办了一所鹤山书院。由于他的名声很大,一时各地学者云集,“湖南江浙之士,不远千里负书从学。”(同上)谪居靖州期间,他还撰写了《九经要义》100卷。从公元1225年到公元1231年,达6年之久的谪居时期,他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了授徒讲学与著述活动。绍定六年(1233年),来理宗亲政,56岁的魏了翁才被召回朝廷,担任了中央政俯的要职,这段时期,宋理宗对于他的理学治国主张和政治改良意见表示欣赏,并被进爵为临邛郡开国侯,又面赐御书“鹤山书院”四个大字,用以表彰他的讲学活动。

嘉熙元年(1237年)魏了翁逝世,终年60岁。卒后十日*诏以资政殿大学士,通奉大夫致仕。”(同上)这个职称,在宋代只授给罢政之宰相或其他地位显要的大臣,是从政官员的最高虚衔。后来,魏了翁再“诏赠太师,谥文靖,赐第宅苏州,累赠秦国公。”

魏了翁一生的著作很多,其大部分被后人汇编为《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共110卷。另外,他还著有《九经要义》多卷,《古今考》1卷,《正朔考》1卷。

下页:适应政治需要 树立理学权威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留言建议 | 关于本站 |
般若人生网·般若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3 mif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0500088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