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历代大儒 < 儒以修身 < 儒家文化 :当前
水心先生 叶适
来源:儒家人物 作者:

力主抗金屡进复仇统一良策

叶适(1150—1223),字正则,温州永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四年(1150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23年)。

叶适出身寒微,少时家境比较贫困。他在《母杜氏墓志》中说:“始,叶氏自处州(今浙江丽水县)龙泉(今浙江龙泉县)徙于瑞安(今浙江瑞安县),贫匮三世矣。”(叶适《水心文集》卷25)其母嫁叶家时,又因水灾而“室庐什器皆尽。自是连困厄,无常居”,到处飘流,迁居21次,家计十分困难,但由于其母善于操持,“犹得保为士人之家”。叶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刻苦学习而成长起来的。宋孝宗淳熙五年,28岁的叶适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第二,被授为平江节度推官。刚中进士几个月后,母亲就去世了。因为母守孝,改授浙江提刑司干办公事,就在这时,他已开始了收徒讲学的活动。后来又被参知政事龚孟良推荐,召为大学正,迁博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教授)。

叶适与陈亮同生于南宋偏安时代,他和陈亮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都力主抗金收复失地。在奏疏中,他尖锐地批判了主和派的“乘机待时”之论说:“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而言者以为当乘其机,当待其时。然机自我发,何彼之乘?时自我为,何彼之待?非真难真不可也,正以我自为难,自为不可耳!”指出主和派的所谓“乘机待时”之论,只不过是苟且偷安,阻挠抗战之托词。同时,他还指出了统治集团在决策上举棋不定,在用人上缺乏定策,在法度上因循守旧,“兵以多而至于弱,财以多而至于乏”的积弊。请求孝宗“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置”。据说,当宋孝宗读其奏疏未完,便“蹙额曰:‘朕比苦目疾,此志已混。谁克任此,惟与卿言之耳。’”“及再读,帝惨然久之。”(《宋史》卷434《叶适传》)这次轮对虽然对孝宗触动很大,但在实际上并没有接纳他的意见。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38岁的叶适被任命为太常博士。当时发生了兵部侍郎林栗上疏弹劾朱熹的事件,叶适上书替朱熹辩解,他说:“栗劾熹罪,无一实者,特发其私意而遂忘其欺矣。至于其中谓之‘道学’一语,利害所系不独熹,盖自者小人残害忠良,率有指名,或以为好名,或以为立异,或以为植党。近创为道学之目,郑丙倡之,陈贾和之,居要津者密相附授。见士大夫有稍慕洁修者,辄以道学之名归之。……于是贤士惴保,中村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自此善良受祸,何所不有!”(《宋史》本传)当时弹劾朱熹一案,纯系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倾轧,但为了维护正直的知识分子之发言权,叶适挺身而出,为朱熹作辩护,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朝人王直在《重刻水心文集序》中说叶适“论林栗一书,有功于斯道甚大。”这是站在道学立场上赞扬叶适,但他又说:“先生正直刚明,严于善恶之辩如此,今去已远而其言存,是亦可以不朽矣。”弹劾朱熹,在政治上打击排斥道学人士,在当时并非学术之争,实际上是一场争宠于是最高统治者的权力斗争,叶适为朱熹辩护的主要目的在于严辩是非,不全是维护道学,这封奏书,不是为道学辩诬,而只是为朱熹鸣不平。

公元1189年,宋光宗继位,叶适由秘书郎出知蕲州,以后又被召入朝为尚书左选郎官。这时,光宗在悍妒皇后李氏的控制之下,与其父孝宗不和。不久,孝宗病死,光宗竟不能服丧,乃至群臣“号泣攀据以请”,孝宗仍未能前去执丧,弄得神经失常。在这种情况下,“军士籍籍有语,变目不测”(《宋史》本传)。于是叶适提议立嘉王赵扩为皇太子,得到光宗的允许。接着不久,光宗因身体不好,准备退位,宰相国正辞职。知枢密院赵汝愚十分焦虑,但又拿不定主意,叶适帮赵汝愚、韩囗胄等人定计,拥立嘉王赵扩为帝,赵汝愚为相。韩囗胄是皇后的叔父,此人怀有野心,他仗恃拥立新皇帝之功,对秩位不满,与赵汝愚有怨恨。叶适劝赵汝愚让步,汝愚不从。这时叶适预感到骄横跋扈的韩囗胄将对汝愚不利,叹曰:“祸自此始矣!”,乃请求外调,被任为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后来,赵汝愚果然受到了韩囗胄的排挤,被免除相职,谪贬到了衡阳。接着叶适也遭弹劾,降了两官,主管冲情观,差知衡阳,但他没有就任。以后,又起用他为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韩囗胄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以巩固其权位,倡议北伐金国,叶适不同意这种缺乏准备而无胜利把握的军事冒险行动,他上疏请求从长计议,他说:“甘弱而幸安者衰,改弱而就强者兴。”“今欲改弱而就强,为问罪骤兴之举,此至大至重事也,故必备成而后动,守定而后战,”(同上)反对无准备、无把握而冒险出兵。他奏请“修实政”,“行实德”,先作好收复中原的准备。他讲的“修实政”,是指加强练兵,使足以制敌,训练好大小之臣,试之使足以立事。所谓“行实德”,就是减轻赋税,节约开支,让老百姓免除过重的负担。他说:“既修实政于上,又行实德于下,此其所以能屡战而不屈,必胜而不败也。”(同上)这些意见,在当时是合乎时宜的。然而,当时执权柄的韩囗胄都听不进去,他调叶适权任工部侍郎,又改权吏部待郎,兼直学士院。叶适辞去兼职。不久,韩囗胄便会照诸将,四路出师、叶适又劝他先加强长江防务,囗胄还是不听,不久,各路军马皆大败,这才委派邱囗为江淮宣抚使,调叶适为宝谟阁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以负责江淮一带的防御。从此,叶适便担负了守卫江防,抗御金人入侵的重任。他总结了孙吴“以江北守江”的经验,请求节制江北诸州,自愿担当起保卫江防的重任。

叶适不仅坚决主张抵抗金国统治势力的南侵,而且还亲自参加了抗金的实际斗争,并为此建立了功绩。对于如何抵抗金军,收复故疆,在叶适的思想中早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意见和办法,如他在《上孝宗皇帝札子》中说:“今日人臣之所当为陛下建明者一大事而已:二陵之仇未报,故疆之半未复。”(《水心文集》卷1)对这件大事,历光宗、宁宗札他都不断提出,如《上宁宗札子》中说:一陛下当申命大臣,先虑预筹,思振积耻,恢复祖业。”(同上)他从主战派的立场出发,严厉地抨击了各种各样的主和论调和不切实际的空谈,批判了北宋末年以来的主和误国议论及其危害,特别谴责了秦桧,汤思退等人“撤守弃地,开门纳敌”,排斥打击主战派的罪行。在札子中,叶适也批评了那些不切实际和畏缩保守的种种议论。如:“为奇谋密划者”的“乘机待时”论,“忠义决策者”的“亲征迁都”论,“沉深远虑者”的“固本自治”论,“高谈性命者”的“功业可略”论等等错误论调。如前所述,叶适认为,要恢复故业,必先改良内政,最切要的是减轻人民负担,调整内部的阶级关系,防止内部动乱。

在上述方针指导下,叶适既反对无准备的冒进,又不主张依靠宋军以单纯的军事行动去硬拼,他主张依靠人民力量,层层设防,步步推进,去达到驱逐金军,规复故疆的目的。在韩囗胄冒然出伐之前,叶适就对他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请先择濒淮沿汉数十州郡,牢作家计,州以万家为率,国家大捐缗钱二千万,为之立庐舍,具牛种,置器仗。耕织之外,课习战射。计一州有二万人胜兵。三数年间,家计完实,事艺精熟,二十万人声势联合,心力齐同;敌虽百万,不敢轻挠,如其送死,则长弓劲矢,倚堑以待。当是时,……河南可复;既复之后,于已得之地更作一重。气壮志强,实力足恃,虽无大战,敌自消缩。”(《宋元学案》卷54《水心学案》)

韩囗胄急于求功,不听叶适的建议,单纯依靠不堪一击的宋军去与敌人硬拼,结果劳师糜饷,溃败而归,不但白白丢送了很多将士的性命,而且使江浙一带的人民再一次遭受了极大的苦难。

在叶适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节制江北诸州的任期内,初步实践了他的抗金计策,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据《宋史》本传记载,“及金兵大入,一日,有二骑军旗若将渡者。难民仓皇,争斫舟缆,覆溺者众,建康震动”。叶适为了安定人心,先采用了出奇制胜的策略,招募了民间精壮二百余人,与“民兵”配合,偷袭敌营。在这次战斗中,由于叶适布置得宜,指挥得当,击退了金兵对和州的围攻,接着又指挥所属宋军分路追击,所向皆捷。叶适所指挥的抗金将士,不向老百姓摊派粮饷,不惊扰百姓,对逃难渡江的难民“渡江有舟,次止有寺,给钱米,其来如归”(《宋史》本传)。击退金兵之后,叶适被提升为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此后,他又以实行屯田,建立堡坞的办法来巩固边防。

经过金兵骚扰的淮北地区,群众惊散,日不自保,没有安全保障。叶适任江谁制置使期间“于墟落数十里内,依山水险要建立保坞40余处,使居民复业自守,春夏之时出去种地,秋冬时节入堡。此外,他又在沿江一带择地形建立了3个大堡:“石跋则屏蔽采石,定山则屏蔽靖安,瓜步则屏蔽东阳、下蜀,西护栗阳,东连仪真,缓急应授,首尾联络,东西三百里,南北三四十里”(同上)连成一气,实行大区域联防。“每堡以二千家为率,敖之习射,无事则戍。以五百人一将,有警则征募新兵及抽摘诸州禁军二千人,并堡内居民,通为四千五百人。”(同上)实行有组织的军民联防。建立堡坞实行屯田和军民联防,在当时的江,淮地区确实很有必要,照叶适的意见,建成堡坞可获四利,其大意是;“敌在北岸,共长江之险,而我有堡坞以为声援,则敌不敢窥江而土气自倍,战舰亦可策勋。和、滁、真、六囧闔等城或有退遁,我有坞堡全力助其袭逐。或过其前,或尾其后,制胜必矣。此所谓用力寡而收功博也。”(同上)三大堡建成之后,流散的百姓逐渐回来,这说明叶适的办法的确很好,并且收到了实际的效果。

可惜的是在叶适的计划尚未得到全部实行的时候,于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韩囗胄获罪被诛,本来是韩囗胄一党的中丞雷孝友,反而弹劾叶适的附合韩囗胄用兵,朝廷以此罪名追削辛弃疾等主战人士官职,叶适也被夺去官职。此次事件,是叶适一生的转折点。从淳熙五年中进士,到开禧三年夺职的29年间,是他学业已成,从事政治活动的时期,从开禧三年到他去世的16年间,是叶适回到故乡永嘉从事讲学和整理著述的时期。因为叶适晚年住在永嘉城外的水心村从事讲学活动,所以人们称他为“水心先生”。《宋元学案》,为他立有《水心学案》记述了他的思想和生平事迹。

下页:提倡改良 重视物质生活利益